LanternD +

中灰密度镜(Neutral Density)的参数及其入坑姿势

首映

 中灰镜是个拍摄风光照片的神器,算是进阶必备。甚至比UV(紫外线滤光镜)和CPL(偏振镜)还值得拥有。

 (理想的)中灰镜能够在不改变物体颜色的前提下把曝光值压低,从而反过来能够延长曝光时间

 然而有时候搜索ND的时候会出来两三种参数系统,一种是整数系统(ND2/4/8/…/1000),另一套系统是小数(ND0.3/0.6/0.9…),还有一种不那么常用的档位系统(101/102/103…)。那么它们之间怎么切换呢,互相怎么对应上呢?

整数系统

命名原则

 ND1是标准的亮度,也就是不加任何滤镜的情况,事实上也没有这样的ND镜。这个系统是ND2起步,ND2的进光量是ND1的一半。ND4则是1/4,ND8是1/8,依此类推。能买到的有2/4/8/16/32/64/128/256/500/1000/2000等。但是常见的还是2、4、8、500、1000这几个。

 这个系列一般到256都还是有个位、十位数的,到了512的时候就被舍去后两位,变成了「500」。「ND1000」和「ND2000」同理。

可调中灰密度镜

 还有一种叫可调ND镜。据我所知其原理类似于两片叠在一起的偏振镜,如果恰好两片镜偏振方向重合,那么进来的光就是原来的一半。如果偏振方向垂直,那么减光效果达到最大。一般能买到的可调的ND镜范围都是ND2-400,这个可能是行业标准。也有些奇葩的是ND3-400。但是ND400好像不按套路(2的n次方)出牌?没办法,可能也是这种镜的物理原理导致的,进光量不是1/2的整数倍,和数值没法对应上。

 可调ND镜又分为有级的和无级可调的。这个主要是旋转结构的机械原理上的区别来实现的。我个人建议买有级的,因为方便算数或者调整相机参数。

与曝光补偿的对应关系

 每台相机上都有个参数叫「曝光补偿」(EV,Exposure Value)。通常来说可调的范围在-3到+3之间,以1/3为步长。更高端的相机可以有更大的范围和更细的步长。每一个整数的变化我们称为「1档」(1 stop)。比如,-2和0之间差了两档。

 ND镜的减光效果和曝光补偿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1档就是和相邻数值相比,一半曝光量的变化,正常曝光量以0为基准。比如-3档就是1/8的曝光量,+3就是8倍的曝光量。

 这样一来就比较清楚了。由于ND只能减光,不能增加光,所以ND2就是减1档,ND4是减2档,ND8减3档,依此类推,ND1000就是减10档曝光值。总之就是,对于「NDx」,档数就是log2(x)。用过曝光补偿的同学都知道,其实3档已经很多很多了,足够把照片变得特别暗。

快门时间

 对于一个NDx滤镜,为了让曝光量相同,我们需要把快门设定为原来的x倍。那么我们能够把在这段时间内变化的风景都记录下来,创造出独特的影像。在更为苛刻的条件下,比如ND1000,足够把大白天变成「夜景」。为了获得相同的曝光,快门时间需要变为原来的1000倍(准确来说是1024倍),大白天的行人也可以变成动态效果,白云也会留下一条丝状的轨迹。

ND滤镜的叠加

 把两块整数系统的ND滤镜叠加在一起,用到的是乘法:例如ND1000可以用两块ND32的滤镜组合得到(32*32=1024)。这一点还是比较有意思。

小数系统

 小数系统在国内的购物网站不太常见,美国可能比较常用。

命名原则

 和整数的最大区别是它在计算过程中用的是10为底的对数

 log10(2)=0.3——一半的曝光量。

 剩下的就好说了:0.6=log10(4)=2*log10(2)——四分之一的曝光量;0.9对应着八分之一。

和曝光补偿的对应关系

 这部分也很好说,由上面提到的可以很容易得知:0.3是1档,0.6是2档,0.9是3档……由于已经取过对数了,以「0.3」为倍数的这个系统可以很容易求出「档数」,对于调整参数也会容易一些。

快门时间

 快门时间的变化和整数系统是一致的,就是计算公式绕一下。小数系统NDx的滤镜,得先用x除以0.3,得到一个整数y。然后延长后的快门时间就是原来的2的y次方倍。

 举例:ND1.2的滤镜,先1.2/0.3=4,快门延长时间就是2^4=16倍。要得到和加ND滤镜前一样的亮曝光度,需要延长16倍的快门时间。

ND滤镜的叠加

 依旧得益于取了对数的系统,ND滤镜的叠加计算方法可以从乘法变成加法。比如两块ND0.9的滤镜叠加,得到的是ND1.8的效果。

 这点应该也是不难理解的。

与整数系统的转换

 关于这两个系统的最后一点要说的就是两者之间的转换了。

 由于我们引入了档数的概念,用它作为中间变量不难得到对应的值。

 ND2 = ND0.3 = 1档

 ND4 = ND0.6 = 2档

 ND8 = ND0.9 = 3档

 ……

 ND1000 = ND3.0 = 10档

 ND2000 = ND3.3 = 11档

档位系统

 有了前面的铺垫,说到档位系统就很简单啦。

 这个系统的标识一般是#号,加上「1xx」。比如#101、#102等等,也有的时候不加井号。命名原则就是:把开头的「1」去掉,剩下的就是档位了。101是减1档的,102是减2档的,110是减10档的。和其他两个系统怎么转换就不用多说了吧。

 档位系统通常不是主流标记方式,有的产品介绍会有,有的没有。但是和其他两种系统是等效的,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好了,不用过分追究。

ND滤镜物语

 下面再说说ND镜的相关内容,因为以后应该也不会再写相关的东西了,顺手把一些想法给补上。

拍摄使用

 使用ND镜的前提是必须有三脚架,因为长曝光基本手持是要废片的,更多可参考这里

 另外就是学会参数的计算和转换。用档数比较高的ND镜,测光测出来很可能需要大于30秒的快门,这个在相机内只能靠Bulb门模式实现了。那么具体要多少秒的快门才能得到正常曝光的图片呢?第一步我们要测出加ND镜之前的曝光参数。首先在ISO,光圈定了以后先测一次光,得到快门值,T0。然后根据ND镜减光档数x来求加滤镜后的曝光时长:T1=T0*2^x(此处有按计算器步骤)。

 基本上就是上面小节提到的内容的综合。确定好以后在快门线里设定好需要的值,然后启动拍摄(别忘了把ND装上……)。也可以自己拿个秒表掐准曝光时间,然后手动控制。需要摇黑卡的话请自行Happy。

ND的形状

 ND镜普遍有圆的方的两种(「圆方,你怎么看」)。圆的直接拧到镜头前面就可以用。方的ND需要先把一个滤镜架拧到镜头前面的螺纹里,然后把ND镜卡在滤镜架上。

 做工好的滤镜架其实不便宜,所以一整套方的ND价格要高一些。但我个人建议买方的比较好。首先,省事的时候把方的ND往镜头前面一放就行了,有时候还是很便捷的。其次,圆的滤镜是有尺寸的,镜头多了只能照顾到其中一部分,而方的ND一般都是100 mm X 100 mm,几乎所有镜头口径都是可以覆盖完的;再者,有些广角镜头最前端是凸出来的,圆的根本没法往上拧,而滤镜架+方镜片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选购

 买能买得起的最好的。不要贪便宜,要么还不如不买。牌子嘛,泡泡论坛就知道了,一般就是LEE、NiSi、TIFFEN、B+W这些。价格到一定高度以后其实差别没有特别大。不同牌子相近的款式看看网上的测评报告买就差不多了。不缺钱就买该参数下最贵的……

 我个人觉得至少需要两块ND镜,一块应付光线特别强的情景(可能会稍微用得少一些),比如大中午大白天,另一块应付日出日落时的光线强度,把曝光时间延长到10-20秒这样会有比较大的创作空间。更长的曝光时间可以把两块滤镜叠在一起来实现。

渐变中灰密度镜(GND)

 买贵的!其他超出考纲范围,不说了:)。

尾部

 全文并没有图片做例证,从传统角度上看是有加图必要性,但是我感觉我写的也不是怎么用ND的严肃教程,所以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直接在搜索引擎找找图看就好啦。

 祝大家购物愉快!~

LanternD
LanternD_Logo






订阅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文以类聚

更多『hitech』分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