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州出猎·猎星篇
2020-07-19
天文三部曲
「逐日」、「追星」、「奔月」,是和MS约定好的三个天文计划。我们说不上是天文爱好者,毕竟和那些对真·星座如数家珍的人比起来,我们的天文知识储备堪称「贫瘠」。不过一旦有易于观察且难得一见的天文天象,我们依旧是不会错过的。其中「逐日」已经在两年前实现过了,详情可以看之前的日志《田州戈登镇的日食追逐》。「奔月」目前还没有实质性进展,能看到的也就是「超级月亮」(近地点的满月)之类的。虽说前几年在国内看过月全食,但是不是和MS一起的,所以不被记录在三部曲之中。
为了保持标题的统一性,上次叫「田州」,这次叫「密州」了。当然,这不是苏轼到过的密州。
序曲
最开始看到这个彗星Neowise的报道应该是在某个中文新闻里,里面还叫做「尼欧怀兹」这种奇怪的名字。当时随便看了一眼,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毕竟那段时间还有不少任务要赶,没有想过会真的去看。当时和MS提了一句「听说最近有彗星可以看」。看了网上一些平淡无奇的彗星特写之后我们也还是兴趣不大,直到看到了一张彗星浮于灯塔之上的照片,我们一致认为, 这就是我们要拍的东西 。同时,一些文章还贴心地写出了每天哪些时段能看到彗星,给我们规划行程打了一支强心剂。
当天(7月15号)其实是阴天,但天气预报说今晚有可能放晴,我们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着三脚架相机之类跑到了我村Downtown的停车楼顶。结果背景光线太亮+乌云密布,等了15分钟也没有云散开的趋势,所以第一趟行程宣告失败。因为这一趟是勘探目的的,所以我们并没有灯塔作为前景。
从停车楼回到家已经11点了,但是我们依旧在规划第二天的行程,目的地:Muskegon。
灯塔
Muskegon是Michigan湖东岸最大的城市(也就几万人吧),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美国城镇,正常到没有什么可以特别提及的。唯一的特色就是我们这次要去的灯塔。
在我过去的成长环境中,「灯塔」一直是个抽象的概念。在作文里我也会用来形容「希望」,但却不曾见过。就像在不下雪的地方说「瑞雪兆丰年」一样虚无缥缈。自从在Michigan造访了几个灯塔,也玩了《To The Moon》以后,我对灯塔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在陆地上开车或行走可以靠GPS,可以靠路标,「顺藤摸瓜」地找到我们的目的地。但是前几年我到Lake Lansing划船的时候,身处Lake的正中间,我对自己的「坐标」感到突然地迷失。我可以看到岸边的一切东西,但是我却不能通过他们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这也是有证据的。整个划船的行程中,我一直开着手机记录着我的实时位置。上岸的时候我打开App看我的轨迹,发现和我的估计完全不符(当然我经验也不丰富)。
说这一段是想表明,在水面上行进的时候会有一种缺失参照物的感觉,尤其是在黑暗之中。这时候灯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能在四周都是黑暗的环境中看到一个闪烁的亮点是给人一种很大的希望。越深的绝望之中,我们对「希望」的标准就越低。灯塔的光不强,但是却足够给人带去莫大的慰藉。在没有GPS的年代,灯塔就是夜间指引船只入港的几乎唯一方法。
Michigan有很多河流汇入Lake Michigan。入湖口一般就是大家开船进出的地方,所以就有很多灯塔。比如从南到北的St. Joseph、South Haven、Holland、Grand Haven等等,也都有灯塔。它们虽然功能一致,但各具特色。Michigan本地商店里甚至还有灯塔主题的日历。这么多灯塔,为什么选Muskegon呢?原因是这里有个防波提围在港口的外面。堤坝上有铺好的路可以走,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几乎350°拍摄灯塔。不管彗星出现在哪里我们都可以轻松捕捉,「手动」调整彗星和灯塔的相对位置。
最重要的是,当天Muskegon的天气是湖岸几个大城市中最好的。
行程
时间到了7月16号。行程不复杂,开车到灯塔那里大概需要2小时,途中我们会去接一位学姐一起去看彗星,看完以后到她家客厅借宿一晚,第二天早上返回兰辛村。所以除了摄影器材,我们还带了被子、枕头、充气床垫和睡袋。
摄影器材也没什么特别的,还是24-105和新买的百微,也带了之前拍日食的75-300塑料头,但是后来没用上。此外就是三脚架快门线之类。(天问:我什么时候才能买个70-200?)
Neowise据说10点25左右出现。我们吃完晚饭7点半左右出发,9点多到学姐家,然后9点50左右到了灯塔边上。
朦胧
刚去到的是时候是日落后的25分钟左右。天边还有夕阳的余晖,形成亮橘色到深蓝色的渐变。停车场旁边是The Deck,一个湖边吃饭喝酒的小餐馆。人们放着大声的音乐,人们高声谈笑,觥筹交错。球形的灯泡连成一排,像是给这个梦又添了一份幻。
(iPhone X的夜景也就这样了)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这一切或许刚刚好。Social Ddistance在这里是不存在的。路上几乎没人戴口罩。在我们去的这个时候,整个Muskegon County感染人数大概930左右,死亡50多人。或许这个数字放国内挺吓人的,不过在美国,这个约等于没人感染……我们只好扯紧了自己的口罩,自求多福 。
我们沿着防波堤行走,堤坝把湖分成左右两半,分别对应着南偏东和北偏西两个方向。我们将站在灯塔的南侧往西北方向观看彗星,确保彗星和灯塔处于同一视场。
这时我们发现堤坝左边氤氲着一层雾气,薄厚不一。岸上的灯光也被这雾揉碎,变成不均匀的晕。远处的行人在沙滩上散步,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埋进朦胧的虚无之中。
前两年看日食的时候为天气操碎了心,我深知看天文现象对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极高的要求。雾气不受我们控制,只能自求多福了。
幸运的是,堤坝的右侧竟然一点雾气都没有。
清晰
不同于堤坝左边的颓靡与暗淡,右侧是让我们赞叹的美景。虽然太阳已经消失,但是镜头中稍加曝光的夕阳竟是如此醉人。
(👆手机拍的)
(👆相机拍的)
(👆相机拍的)
天空颜色的倒影和水面融为一体,微风吹起的浪把这颜色重新晕染了一千层。一艘游艇游曳而过,动静一起相得益彰。这画面对我相机的色彩深度发起最强的挑战。手机自然是败下阵来,相机能勉强一战。
湖面日落不难看到,但是还有灯塔做前景就不多了,毕竟开车到这里还得小半天。日落的颜色也是大自然能提供给我们的视觉盛宴,至少壮丽到可以暂时将其他烦恼抛诸脑后。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们站的地方和灯塔还是有段距离的,一只长焦必不可少,但是广角有时候也得拍啊。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花钱买两台相机两支镜头吧(没钱)。
模糊
这么亮的天空彗星自然是不会露面的。所以我们还是在多拍周围的景物。堤坝上有很多人在散步,也有好几个摄影师,大炮筒早已就位。好在堤坝够长,有的是可以架三脚架的地方。
这时一位带着大妈带着三个娃路过我们旁边,问我,你们这么多人来这拍照,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我跟她说一会有彗星可以看,如果错过了还要等几千年呢。顺便给她看了Google搜到的图片。这时旁边的一位摄影小哥突然发力,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给我们看他昨天拍到的彗星。一声「Amazing!」之后,周围的人一下围了过来,看这奇观——暗黄色的天空中彗星赫然浮于空中,和灯塔的亮光争辉。差不多长下面这个样子:
(图片来源:wzzm13.com,Mike Lawie拍摄。人群中也有一位摄影师也叫Mike,应该就是照片的拍摄者,但我们不确定是不是这位小哥。只是小哥的照片和这张很像。)
小哥一边给我们展示照片,一边激动地给我们讲述拍摄的过程。他说彗星会慢慢出现,然后越来越亮,还会往右下方移动,直到落到地平线下,第二天早晨又会升起,但是会从东北方向。所以要去到沿着堤坝走很远才能拍到和灯塔在一起的样子。
我们聊了好几分钟,回头一看,雾气已经飘到了堤坝的另一边。
现形
时间来到了10点15分左右,夜色已经占据了主导,我们几乎看不到东西,但是彗星依旧没有影子。雾气笼罩着水面,好在彗星是在上面的,不至于被雾气的叠加效应影响。
摄影「天团」中有人发出了一句「I got it!」,是今晚的First blood。他们指了一个大概的方位,在灯塔的左上方。我换上了我的24-105,对着天空的各个位置进行3-5秒的长曝光,拍了四五张以后我终于成功定位到了彗星的位置。可是它的亮度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可能。这时候的夜色已经差不多是下图这个样子了。
岸边的The Deck已经关门打烊,我们也终于没了它的灯光污染。堤坝上站了不少人,大家也都想来看这个数千年一遇的地球造访者,其中也包括到这三个娃的大妈。毕竟,「来都来了」。
过了10分钟,我感觉气温急剧下降,刚到来的时候可能在22度左右,但是此刻骤降到了18度,加上几乎饱和的湿度,体感温度特别低。一句话说就是「瑟瑟发抖」。但是为了拍到彗星还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呢?那一刻我又想起之前大冬天在哈尔滨的过街天桥上拍车流的场景,身体突然觉得没这么冷了……
10点40左右,彗星的亮度逐渐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但还是若隐若现。MS提出了一个新方法:眼睛随便在空中看看,可能就能用余光看到彗星了。试了一下确实好使。但我的注意力更多地是集中在摆弄我的相机。眼前的雾气时重时轻,但却始终没有散去。所以同一个视角不同时间拍到的照片可能会有很大差别。我也时不时切换镜头,为了高画质选择百微,为了画面里有更多的内容,我得换上画质稍差的24-105。
相机的长曝光还能瞥见一抹最后的余晖,这时候我拍到了北斗、彗星、灯塔同框的画面。可以说,找到了北斗七星,往右下方搜寻一番,就能看到Neowise。题外话,我也是直到最近才知道了北斗七星的英文——「Big Dipper」(大勺)。这个命名不得不说还是挺俗,还是「北斗」比较有艺术气息一些。
这个雾实在是让人无奈,大部分时候拍出来的照片都是这样的:
彗星的尾巴随着亮度增加而越来越长。这也是令人期待的事情。
等待
气温继续下降,彗星继续变亮,雾气不停荡漾。我们也在等待着,期待雾气的散去。「功夫不负耐寒人」,差不多11点20分的时候,雾气终于彻底消失!我们终于得以再次看到清晰的灯塔。各种参数我都已经十分熟悉了,我立马咔咔咔拍了几张。彗星其实也会慢慢往地平线靠近,所以离灯塔也很近。「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就位,按快门就完事了。
彗星本身其实乏善可陈——一个亮点加一个尾巴,基本上就没了。Neowise也不像日食一样,在食甚的时候会有诸多奇妙的景象。但根据网上的图片,彗星其实有两条尾巴,一条是显而易见的慧尾,另一条是暗淡的蓝色。似乎我忘了给彗星拍摄特写,缺少长曝光的彗星也就没有了显现出蓝色尾巴的可能性。
(和上面一张相似,构图有细微差别)
目前有的照片几乎都是和其他景物的「合影」。
彗星即将远离地球,希望6000多年以后还有灯塔指引它找到靠近地球的路(纯属YY)。可以想像,Neowise上次来到地球的时候其实这里啥也没有,人类文明还在原始阶段。如果彗星是一艘周期性造访宇宙飞船的话,这个变化不知道算不算超乎想象?
气温再次下降。我们也都疲乏了,即将收东西走人。收的时候我们感慨,只是为了拍照的话,过去一个小时在车里呆着就好了,11点半拿出相机拍几张就搞定。似乎很有道理,不过等待也是一种经历。除了冷一些,这段体验却有太多值得回忆的画面,这应该比在车中局促的空间里玩手机和聊天会有价值一些吧。
后面的故事就不复杂了。收完东西原路返回,睡一觉,第二天起来处理照片。太短了,以至于我不需要再分一个章节。
「天团」
这次拍照比之前拍日食多了不少人。不光是观众,这里更想说的是摄影师们。
以前有一次在国内早起拍梯田。我们起得够早了,日出前一个小时就跑到了观景台,结果众多风光大师们早已占据了大部分位置。事实上这也是国内风光摄影的一个怪象,有名的景点全是人。美国热门景点也都是人——前提是有国际知名度的那种「热门」程度。如果稍微没那么有名的话,摄影师其实没有很多。州立公园和国家公园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更像是去玩的,而不是摄影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衬托,这天晚上来拍彗星的人真的不少。他们其实摄影水平差异很大,但是相同点是器材都挺不错的,都是专业级别的。和国内的一部分摄影师不同(国内不少摄影师买了或者拥有好器材特别想炫耀,觉得高人一等,对别人颐指气使),这帮老美摄影师的相同点是真的喜欢摄影。人群中有一位用70-200 2.8 III(新手一般不会买)的老奶奶,对摄影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在旁边朋友的指导下第一次拍到了彗星的时候连续发出了5句「OMG」的感慨,脸上洋溢着幸福兴奋的笑容。她迫不及待地和我们分享她拍到的画面。我们看了也替她感到开心。那种感觉就是,半年来似乎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开心。相比之下,她的丈夫倒是异常淡定,老奶奶给他看照片的时候他面无表情地说了两句:「I saw it. I saw it.」
除了老奶奶,其他摄影师也是风格迥异。之前提到的给大家看照片的摄影师穿着就很奇怪,如果不是拿着相机,可能我会以为是工地干活的小伙,还有点痞子的感觉。
还有一位「咆哮哥」,每句话都要大声重复三次,偶尔修改了相机参数还会和周围的人「汇报」一番。拍摄过程中右边有一辆车开着大灯大量了我们右侧的雾,他就大声的吼,「哥们!赶紧把灯关一下!我们啥也拍不了了!」
还有几个摄影师抽烟抽得特别猛,难道是这个等待的过程太难熬?还有几个是我印象中的摄影师的样子,比较壮实,还有点胖,穿着个褂,还戴着个帽子,嗓门也挺大。
不过我们也就和周围的人攀谈,再远的也就没有深入了解的机会了。
End
总体来说这也是一趟难忘的行程。虽然规划仓促,不过好在路途不远,拍摄星星也算是比较熟练了,可以说整个过程都在掌控之中,没有出现很多意外。
天文三部曲已经完结了两部,期待以后第三部曲——月全食的时候我的装备能再更新一拨,以拍到给力的月球照片。
One more thing:说不定有生之年可以实现真的奔月呢?🤔
注:本文构思于7月写于8月,发布日期定为2020.07.19,为7月没有写日志填坑。
Lanter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