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理论」
2017-10-08
事情从我妈来美国玩开始。那天我和她去逛超市,路过摆蘑菇的货架,她说:「不要买蘑菇,会体寒的」。无独有偶,在卖西兰花(还是花椰菜?白色的那种)她又说:「这个也别买了」。苦瓜、竹笋什么同理可证。
我当时不太理解,我经常吃啥事也没有,难道上了年纪体内就不「平衡」了?
理论的差异
在国内,大伙都习惯用中医的概念去解释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比如:
「我吃了烧烤,上火了,嘴里都起泡了」
「我吃了海带,第二天腰特别酸,肯定又是体寒了」
「我冬天手脚冰凉,气血不太旺盛,得吃点红枣姜水才行」
「我最近眨眼好频繁,肯定又吃热了」
……
在美国似乎就没这种事情。零下20度的时候,老美上身一件厚厚的羽绒服,下身却可能是……夏天的短裤,却没听说谁因为这样而「寒气从腿上渗进身体里」;如果哪个部位疼了,他们似乎更青睐止痛药,而不是去想这个部位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和美国人说经期不能吃冰淇淋他们肯定觉得奇怪(其实我也觉得奇怪)……美国人对营养保健品还情有独钟,维生素钙片鱼油什么的销量都颇高。
因为各种各样因素的差异,导致中美两国人民对亚健康状态会有不太一样的阐释,而且对疾病预防、养生也有各自的「经验之谈」。
那么到底有什么因素的区别呢?
饮食的区别
美国的饮食单调已经是出了名的。披萨汉堡三明治沙拉是大部分人对美国食物的第一印象。从多样性上看美国无疑在吃上是被中国完爆的。但是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生活变得简单一些,不单是在每天吃什么的选择上,也在乎所谓「养生」和「体质」。
美国能买到的肉无非鸡猪牛羊鱼虾最多加个火鸡,而且肉大都没有骨头,人们也几乎不吃内脏。而素菜种类也不多,芹菜、青椒、西红柿、黄瓜、生菜、菠菜、洋葱、土豆这几样已经占了日常饮食的大半壁江山。那么这些食物有啥特征呢?我觉得在中医所谓的寒热温凉的「波谱」里面,它们都是最中性的那部分,人畜无害。
所以,美国人怎么吃都不受所谓的中医理论的影响,汉堡Pizza天天吃顶多也就是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这种,没怎么听说那些无法解释的亚健康状态。
而中国的地大物博那真是地大物博,肉类除了上面说的,鸭鹅驴鹿都能常看到,各种猎奇的就暂且不表。每一种动物的不同部位的肉或者器官还有各种特别的说法,所谓「吃啥补啥」……而素菜那就是数不清道不尽了。每一种食材都能和「养生」、「滋补」等等扯上关系,大部分菜都会有自己的一种「属性」。比如,吃了一道上火的菜那再吃点「清热」的东西来「中和」一下。还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湿气重的地方要吃一些辣」,云云。
对于这些说法,从小我就耳濡目染,尽管很多东西从理论医学(所谓的「西医」)上都说不通或者无法解释,但说都不信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生活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验证这些养生理论的。
不过出了国以后我越来越少会在生活中「触碰」到这些理论。主要是因为,这些理论对应的症状已经很少出现了。没了油炸食品没了路边烧烤摊,我似乎快忘了上火是什么感觉;在冬天零下二十度的地方,我也没体会到「体寒」的感觉,直接把暖气开足了就好了;虚汗、气闷、乏力这些东西在我坚持运动的习惯之下早已不会近身;肾虚……嗯?没有的事😂。我总结来看,这主要还是因为我的食物来源变得没那么广泛。但是这不代表我不会受这些理论的影响。东兰辛中餐馆还是可以列举出数十家的,连续吃几天辣菜整个人也会不好,但是这样的情况很少见。
私以为人体自身会有一种调节的机制,适应某一大类的饮食,或者说不怎么变化的饮食结构。就好像一个人本来不喝冰水,一喝就会拉肚子之类但是在美国呆久了,再冰的水也能喝下去,因为餐馆一般只提供冰水。但是对于突变的饮食,人体总会有些不适感。如果一个人在四川重庆江浙两广高原东北菜之间换来换去,总是会出点问题。大家似乎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水土不服」,但是这一说法没有解释什么因素导致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多少程度的影响,可以说是个粗糙的「理论」,因此我不喜欢这种说法。我希望能够将因果量化分析。不过所谓「科学」中的营养学也是坑不少。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好像偏题了。
在美国似乎这个情况少一些,因为去到哪里都是汉堡披萨三明治(说多了都是泪)。即使平时能吃到泰国、印度、墨西哥、意大利等等地方的菜系,但是它们和(国内的)中餐比,食材上的多样性依旧低的可怜。第一次出国的时候不少人担心我会「水土不服」,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都要归功于美国在食材上的「简单」。来回就那几样菜,中医或者养生里面那些复杂的概念根本派不上用场,自然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但是我觉得这种饮食上的差异不见得有优劣之分。「简单」会让身体更少被折腾,但是「多样」也有不同的可能性。每个在美国呆久了的中国人都会怀念家乡祖国各种好吃的东西。
其他因素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理论」,我想说吃的绝对还是主要因素,「水土」本身就是喝的和地上收获到的东西嘛。可能还有些影响小的因素。我大概能想到下面这些。
- 人口密度
美国人口密度低,一方面,路边摊好像就没有了生存空间,这点和饮食是挂钩的。另一方面,很多疾病并没有传染的渠道,这也是我很少感冒的一个原因,有时候着凉了保暖一下就恢复正常了,而不会恶化成感冒。人口密度低还会减少一些玄学或者奇怪的说法传播的渠道,大家各自为政,有自己一套信的东西,很少拿出来分享,更不会让别人去接受。我相信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各类学说的「复杂度」和「混乱度」也会低一些。
- 饮食文化
美国崇尚个人主义,想吃什么自己点,国内则相反,吃饭一定要一拨人一起才尽兴。逢年过节的时候长辈往你碗里夹各种吃的很常见,一边夹还会一边介绍这个有什么特别之处,有哪些功用。我大概就是这么潜移默化被影响的。但是这条其实还是食材多样的延伸。美国的小孩估计不会被耳提面命说西红柿对身体有多么好……
- 科普的历史
这个问题就更多说法了。理论医学在美国普及了可能有若干个(<=2)世纪了,所以科学养生治病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还在高速发展的路上,只能说任重道远。不过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维生素包治百病」这种疯狂的事情,所以说历史还是得螺旋形上升的,步子迈大了扯淡。
我承认上面说的这几小点有些宽泛,毕竟深入研究都能挖出一堆东西,我也没这工夫了。
后记
一方水土不但养一方人,还养一方理论,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观点吧。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无脑支持传统医学是-1,无脑支持现代医学是+1,我的坐标点应该在+0.85附近。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得支持现代医学的。
另外,不知道会不会被认为不懂中医而谈中医,反正我也不在乎。
Lanter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