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ternD +

电炉炒锅的当前局部最优解

 

讲故事

 2020年4月底的一天,我用了快5年的铁锅的盖子驾崩了。当时用来蒸东西,可能是年纪较大加上受热不均,应力作用下锅盖碎了。

img

(碎得还挺好看)

img

 锅没了盖就不完整了,正好锅本身也有点小毛病,就一起扔了,决定买个新的。

原来的炒锅

 原来的炒锅,即盖子碎掉的那个,型号是Cuisinart 622-30G,在网上卖得还挺不错的。

img

(图片来自Amazon.com)

 这个锅的最大特点就是厚重(铸铁的)。厚锅炒菜的时候就像惯性很大的一个系统,火力加上去以后,过一会才会传到菜上,而火力减小以后余热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释放完。薄的锅就反过来,调节火力都是立竿见影。

img

 第二个特点是它的面积大,比炉子的盘面要大(上图左边)。所以中间的部分才是被加热的,其他的菜如果不需要这么大火力可以先拨到旁边晾一会。

 第三个特点是它的中间是弧形向上凸起的(上图中上方)。翻炒了一会以后总是会发现菜都散到周围去了。但是,有一次回国,把锅借给朋友用了一段时间,后来回来发现……锅中间变成了向下凹了(上图中下方)。倒是能用,但是放在灶台上变得不稳了,像陀螺一样。

 综合以上,要么是我没去开发它的进阶用途,要么也有历史原因,我认为它不太适合用在美国这边的灶台上炒菜。或者说可以用,但不是很爽。

新的锅

 上面锅甩掉以后,下一步就是物色一个新的,不然菜都没法炒了。隔离在家总不能天天吃蒸煮的,因为吃多同一种做法的很快就腻了,炒能做出的多样性更多一些。

 正好对Cuisinart这个牌子还算有好感,纠结着在他们那里搜索,然后发现了这款:Cuisinart 635-24。他们对这个锅的定位是「Chef’s Pan」(主厨锅),听着好像就很给力。

img

(图片来自Amazon.com)

 用了两三周以后发现这个锅目前完美适配了美国这边的电炉子。

 首先,锅壁比前一款要薄(大概1/3到1/2),重量也相应地减轻了很多。「颠勺」更轻松了。「颠勺」在我这其实就是快速让底下的食材翻到上面来而已,不是大家印象中中餐大厨的炒菜方法(参考美食作家王刚的视频)。只要把锅往前一推再加一个向上翘的力,底部的食物就能顺着锅壁整个翻个个了。

 第二,锅的大小适中,对于我现在每次做2-3人份的菜量来说其实正好,不至于「杀鸡用牛刀」。Amazon上没有这个锅的数据,我自己量了如下:外径25.5 cm,底部直径大约20.0 cm,深度是8.5 cm,容积(刻在锅底)是2.8 L。

 第三,锅底是严格意义的平底,而且大小和灶台完美匹配。所以只要在底部的食材都能均匀受热,这样能让食材熟度一致。

 第四,锅壁弧度适中,可能比常见的炒锅更聚拢一些,以及锅的深度足够。锅比较深这点是令我惊喜的。因为很多食材炒熟之前体积都很大,囫囵放到锅里以后翻炒挺困难的,但是对于深的锅,只要锅铲推一下,总能很容易给食物翻面。之前比较浅的锅就是很容易把东西怼到锅外去。技术熟练以后当然可以避免这点,但是有了深的锅以后,这个技术根本就不需要。

 第五,有盖子。我原来以为大部分炒锅应该都有盖子,结果并不是。搜索的时候就看到了很多不带盖子的。

 最后,作为Chef’s pan,它可以应付多种烹饪方式,其实炒菜、煎炸、炖、煮汤都可以。虽然可能都不是专精,但是都足够我使用。作为家用,一锅多用的方式大大减轻了烹饪器材的复杂度。综合看,一个这款炒锅再加一个简单的汤锅就够了。一菜一汤,并行开始,最快时间做出一顿饭。

End

 总结来说就是跟这个锅有点相见恨晚。并不一定是给大家推荐这一款锅,但是至少搜索一下「Chef’s pan」关键字(而不是「fry pan」)还是值得看的。

 在搜索的时候看到别的锅总有不爽的地方,比如没盖子、太浅、太深、锅壁是竖直等等。这一款相对来说就没什么短板了。目前它是最适合我的,或者说我觉得最适合在美国这种平面电炉上用的炒锅。

 最后,如果有燃气灶,我还是更愿意用个圆底的锅,效果还是比平底的更好的。

LanternD
LanternD_Logo






订阅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文以类聚

更多『blog』分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