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的小槽点
2022-11-17
重看经典
我已经记不太清我重看《康熙王朝》的理由了,应该是看某些别的视频的时候在评论区里看到了提到了《康熙王朝》的文字,于是心血来潮决定补一补。
大致剧情我也是知道的。这大概是我小学看的电视剧。当时应该只在晚上八点的黄金时段播出。小学的时候晚上经常出去到处玩,所以漏掉几集也非常正常。而且,小学那不就是「不懂事」嘛,看了可能也是个热闹。长大后看可能有不一样的感觉。
片源也好找,YouTube 就有。不过直接搜的话有两个列表,一个来自「CCTV 电视剧」,看着比较官方,但是只有46集。另一个列表来自「China Zone 剧乐部」,有50集。我选择了后者。前者可能剪辑了一些内容,然后节奏更快一些。仅供参考。
剧透预警?我感觉这老电视剧也谈不上剧透吧。只能说剧不剧透都无所谓,反正都过了这么多年了,也不是悬疑推理剧。
小槽点
作为「观后感」,我习惯先写写槽点,再写写感悟。
- 2001年的打光和画质都挺一般,该用AI搞个重置版了,再调调色,效果应该会不错。
- 前期皇上身边只有魏东亭和苏麻喇姑两个人是真正听皇上使唤的。其他的人形同虚设。
- 第一次内外大臣同朝议政的时候,魏东亭可以刚在朝上宣布上朝,又可以中间去救伍次友。
- 我印象中喊「上朝」的一般都是太监。到这剧里大部分是魏东亭,而且不少镜头感觉是同一个角度拍的,拍完就用了好多次。
- 索尼和鳌拜和太皇太后说话,一会用「您」、一会用「你」,感觉是剧组要求不够严。
- 字幕格式不一样:之前的字幕格式是这样的:
后来变成:
画质也低一些
- 这段居然是静止画面:
导演,经费也不能这么省吧
- 直接截取一条YouTube评论:
前幾集康熙七年考試 這集變康熙六年 wtf
- 康熙和苏麻喇姑微服私访。苏麻喇姑当众喊「皇上」,然后康熙还自称「朕」。当时普通人要是在外面这么喊就要被拉去砍了。
- 康熙擒鳌拜场面过大,在慈宁宫大杀特杀,与史书出入过大。不过拍的艺术效果还是不错的。
- 直接截取另一条YouTube评论:
擒鳌拜,班布尔善和吴六一在慈宁宫外厮杀:明明門外有們而且還是有兩個門~魏東庭還可以看見它們在廝殺~真是厲害
- 鳌拜的下场没有明说。苏克沙哈也没平反,不过后文提及了一下,也算呼应了。
- 苏麻喇姑上一集(第15集)要削发为尼出家;第16集继续高高兴兴当康熙的奴婢。电视剧后期苏麻喇姑一下出现在各种正式场合,一下子在当尼姑,很是混乱。只能说剧本懒得塑造太多人物了,铁打的皇上,流水的仆人。让同一个人演相似的角色到也不影响剧情推进。
- 前几集陈道明刚出来的时候一会自称「我」,一会自称「朕」,后来才变成一直是「朕」。和太皇太后说话的时候他还用「你」而不是「您」。
- 杨起隆(「朱三太子」朱慈烱)让妹妹紫云下毒这段有点多余。为了制造悬念强行把康熙弄到无限接近被刺杀成功的境地,看着尴尬。
- 吴三桂都准备出征了,正在鼓舞士气,居然还会允许朱国治(巡抚)跑来自己地盘嚷嚷,这不是扰乱军心吗。
- 朱国治痛骂吴三桂这一幕 ——「中华民族」是清末才有的概念。不过反正太皇太后也自称「我孝庄」了,在这里也不要求太高。
- 朱慈炯听说康熙死了(谣言)竟然开始拜菩萨了。他自己不是什么香会香主吗,靠的是传某某教笼络人心。结果在众人面前打自己脸。
- 两个太监在杨起隆的牢里居然聊着要娶两房媳妇。
- 吴应熊(吴三桂之子)的下场没有明说(历史记载是被清廷缢死了);
- 周培公招降王辅臣之后被「飞鸟尽良弓藏」,弄到盛京(沈阳)去当官11年。但是剧中没有说明这个过程,上一集还在朝廷谏言,下一集就快在盛京病死了。这个意思能理解,但是过渡不自然。
- 总的来说,康熙平叛吴三桂这段铺垫了很长时间。期间交代和塑造了很多人物,但是到了事件收尾的时候翻篇太快,都被一笔带过,甚至很多人都没有任何交代(杨起隆、王辅臣、图海等)。
- 朱三太子的戏份真是非常多余。三番五次能陷康熙于濒死境地,非常不靠谱。除了渲染紧张的感觉,非常出戏。尤其是信徒在紫金山尝试炮击清明扫墓的康熙的那一幕。信徒莫名其妙就被抓了。被抓也不知道抵抗一下,好歹开两炮啊。被抓了不还是死路一条。
- 太监李德全的功夫非常了得,皇上能够让这么武功高强的人在身边也是需要非常高的信任的。
到了电视剧后期,很多内容都变得多愁善感,离开的离开,谢幕的谢幕,就已经没有太多槽点了。
其他感想
公元1722年11月13日,康熙皇帝驾崩,葬于景陵,庙号圣祖,享年六十九岁。公元1654年,爱新觉罗·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一生政绩卓著。治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经过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中国各族人民深切盼望太平与安定。玄烨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完成了他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康乾盛世也由此发端。康熙皇帝玄烨因其文治武卓著,在位长久,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
这是电视剧尾声的旁白。
获得「千古一帝」称号的皇帝屈指可数,常提到的一般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还有本剧的清圣祖玄烨。可能也有很多人不认同康熙(大概只是因为他是满族),而换成其他皇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事」),能获得这个称号的皇帝都必须满足:统一全国、开疆拓土、善于用人、安定民生、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封建社会)。能打江山奠定朝代基础的时段本来就不长,所以能获得这个称号的人也就不多了。康熙的成就是完全能满足这些要求的。
康熙继往开来,给后世留下了非常好的底子,也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的版图。康熙盛世也算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接近巅峰的时刻,然而正值西方工业革命的前夕,从此之后世界格局开始翻篇。但是封建社会还是封建社会,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大臣们都是愚忠;皇帝拥有所有的杀伐决断权,形成一种非常高压的统治。「奴才」、「主子」、「罪臣」、「犯下了不赦之罪」、「儿臣不孝」这类的词语贯穿整部剧。
极权社会容易单点故障,如果决策者英明,也有足够的信息,那么对整个国家就是利好;但是统治者如果因为个人情绪(如伤心、愤怒)、疾病、奸臣误导、步子迈大等等做出了不优化或者错误的决定,这个效应辐射出去就是祸国殃民。
我们作为观众,很容易代入皇帝的视角,体会主角玄烨面对文武百官、面对辽阔的边疆、面对千军万马、面对妻妾儿孙所体现出来的豪迈、恣肆、谦卑、懊悔、骄傲。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果穿越回旧社会,99%概率也就过一辈子穷苦被压迫的生活。帝王将相的电视剧,了解剧情就好啦,别把自己带进去。况且,电视剧还是从小说里面改编过来的,即使用来了解历史也只能提供个粗略的参考。
剧里有很多幕让我感动的画面,可能让我最动容的还是周培公画的《皇舆全览图》(当然历史上不是周培公画的),在康熙面前展出的一刻。走过周培公的生平之后,看到这样一幅图,真的百感交集。也包括孝庄在看到这幅图的时候的真情流露,演技拉满。
别的就没啥了,豆瓣上的影评写得比我好多了。
话说回来,看完《康熙王朝》以后MS正好在刷《甄嬛传》,我就顺便看了几集,感觉镜头语言真是相当匮乏。每次人物讲话就是用相机怼着一张脸一直拍,这个人说完了切到另一个人的脸特写接着拍。演员们演技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就是镜头的调度,对戏的场景,讲故事的能力水平居然还不如2001年,让我感到遗憾。
Lanter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