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ternD +

电动车红利期

 说明一下,本文所说的「电动车」不是Tesla之类的电动汽车,是国内比较常见的代步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

过往

 「人口红利期」大概是个比较常见的概念,意思是劳动力人口(青壮年)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比较大。国家能够借此丰富的劳动力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这部分青壮年人口老龄化以后人口就再也没有红利了。整个社会需要背负沉重的养老负担。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回国以后尝试了一下在国内开车的感觉。在美国也开车,但是难度大概和所有人想象是一样的:比国内简单很多。但并不完全是因为人们素质高,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车比较少。而且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需要分心的东西比国内少得多。

 提到分心的东西,电动车首屈一指。电动车是中小型城市中大伙出行的福音。设想一下,在小城市里面吃、住、上班全部都能在半径为5-10公里的区域内解决,同时道路不是很宽敞,汽车价格居高不下,还有什么比电动车更好的出行方式?聚会、买菜、载人……电动车都能轻松胜任,同时还节能,环保,零碳排放,省去了被中石油中石化坑的割肉感,而且操控性能很好,转向灵活,起步速度感人,敞篷视野也很不错,两袖生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基因」,在我们的小城里,电动车有着广泛的群总基础和生存土壤,因此电动车能够长盛不衰,蒸蒸日上。

 至于我们这电动车保有量到什么数量级我是不太清楚,主观感受是至少比汽车多3倍,基本上平均每户有一辆是不成问题的。与此相对的就是,街道上挤满了电动车,一旦上街,整个视野里至少会有一辆电动车,无论离市中心多么远。

当今

 回国这段时间我们一家一般每天晚上都回到爷爷奶奶住的地方吃饭,大概在城市中心商业圈不远的地方。从我家开过去大概有8个公里左右。路上会路过一个村庄的边缘、新规划的城区、老城区的边缘,最后是旧城区。每次开车走一遍这条路就是一次对车技、车感、心灵的洗礼。

 大概有一公里的路,从某一个红绿灯开始就进入了Hell难度模式。红绿灯这边本来有四车道,两条汽车的两条电动车的,电动车道大概是汽车的一半宽。而过了红绿灯再往前就只剩下两条汽车道。这里的潜规则是右车道一般让给电动车,所以第一步是两排汽车以扭曲的姿态慢慢汇成一股细流,与此同时电动车大军在右侧车道「甚嚣尘上」。

 这里不是困难的,过了个路口,道路就只剩下双向两条车道了,每条大概是普通行车道的1.5倍宽。这是噩梦的开始。

槽点列表

 电动车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慢慢因为数量、时间的积累而暴露出各种问题,它们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毒瘤。下面说说我看到的一些现象。

对电动车不熟悉

 电动车是一种人不需要培训上去就能开的东西(大概可能需要会骑自行车吧),低门槛终究是会出问题的。我敢打赌大概有2成左右的人连电动车的功能都没摸透,知道了加速和刹车,最多再加个喇叭的功能之后就直接上路了。在路上就是会看到有的人对着面板一顿操作结果什么变化也没有,更不用提有至少一半的电动车拐弯从来不打转向灯

 虽说车用多了会熟悉,但是没有足够的交通意识,学再多也是杯水车薪。况且电动车大军是动态的,总有新来的人加入,总有新的马路隐患出现。

车辆质量良莠不齐

 路过电动车车行的时候看到一排排崭新的电动车还是会心动的。然而路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经常看到布满了灰尘的电动车在路上开,虽说是比较容易沾染灰尘,但是好歹您也保养一下啊,刹车灯亮起来的的时候都看不到亮光是怎么回事。更有甚者转向灯,前灯,刹车灯没一个好使的,不是他不开灯,而是连灯直接都没了,也不知道哪次事故给撞没了。这样的车也能上路可想而知交通受负面影响程度之大。我在没路灯的地方开夜路的时候经常看到前方有神秘黑点左右穿梭,不发出任何光线,大概「黑夜中的幽灵」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吧。

 还有的车连后视镜都没有,有的是根本没有,有的是有两根顶端是个小圆球的棍子杵在那里,后视镜牺牲以后留下的「遗产」,这都不去修修车是把自己当蜗牛在卖萌吗。还有一部分是后视镜是有的,但是不知道歪到什么方向去了,差点就朝着前面了。

不看后视镜

 关键是几乎是同一帮人,变道转向的时候也不往后看一眼,真是不把自己命当回事。也有很多车是有后视镜的,但也从来不看,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后面有车靠近了全然不知,依旧在路上看得悠然自得。

对交通规则熟视无睹

 上面两段话也提到了一些违反交规的现象,比如变道不打灯等等,接下来再数数别的。

 几个「好朋友」出门玩的时候老喜欢两三辆车并排开,which 占了机动车道的一半和电动车道的全部。同时他们自己还以为左边有很宽的空间给汽车通过。实际情况是对面来的车也很疯狂,根本没法跨道超车。因为时速很慢,他们前面其实没有别的汽车了,而整个道路的交通却都因为他们几个而变得滞塞。我是个不喜欢按喇叭的人,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得给他们来一发。

 一辆电动车在反向车道开得好好的,结果一瞬间毫无征兆就横过来,从你面前从左到右横穿马路……这样的场景快赶上电影了吧。关键是还不止一辆这么干的,我路过某个菜市场的出口,第一辆车这么干了以后我不得不减点速,结果不下十辆其他的电动车看到我慢了以后不约而同地横穿马路,从左往右的,从右往左的,他们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张令人窒息的网扑在面前。

 我当然不能坐以待毙,车还是得慢慢往前走的,然后你会发现原来直接横在面前的轨迹变成了斜线,从你的左后方往你的右前方跑,从右后方往左前方跑……不知道这种场景能用什么比喻,像是一堆虫子在眼前飞,你向前走的时候虫子给你让开路,一边让,一边还在眼前乱飞?

 我这段时间,也就十多天吧,在等红灯的时候目睹不下50人次的电动车闯红灯事件。毕竟车牌这么小也是不容易被摄像头拍到的,所以他们能够做到明目张胆。至于敢闯红灯,大概也是确认了周围没有别的车了吧。但是我见过一次,在十字路口横向车道,绿灯变红灯,我的路上已经红灯变绿灯了,还有一辆电动车冲出来。夹在两路直行的车辆中间尴尬而不能动弹——活该。

总有人强行装X

 有的人就是不能好好开电动车,从你旁边经过以后突然一踩(实际上是「拧」)油门,一边在你面前「S」型左右晃动,应该大概能想象到这种情形吧。

 要是我在玩GTA,绝对一脚油门就把它撞飞。当然上述情况只是个例,不太常见。但是心烦,必须拿出来说说。这个在美国其实也会看到,所以大概是不分国界的吧。

速度慢还非得占着汽车道

 这个是上面「三辆车并排」的升级版,因为只有一辆电动车的时候也占着汽车道。并不是右边没空间,他就是「享受」左右都很宽敞的感觉,也不管后面堵了多少辆汽车。而且他们这么做有的故意的感觉——「开汽车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得跟在我后面」。这种情况一般按一下喇叭能治,不行的话,开到离他只有一米,然后再按喇叭就能治了。

小结

 到了今年这个时候每辆电动车都已经上了车牌,难以想象两年前没有车牌的时候交通有多么混乱,几个主要的十字路口硬生生被电动车乱成了菜市场。上牌以后整体而言收敛了很多很多。但是总还有一拨人抱着「你管不着我」、「没人会罚我」的心态无视交规。

 这样的现象又没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未来

 实际上电动车和汽车比可想而知毫无优势可言,出了交通事故不管是谁占主要责任,受伤重的毫无疑问是电动车驾驶员。

 从安全角度来看,电动车驾驶员甚至应该比汽车驾驶员懂得更多交规并且更加遵守,毕竟命只有一条。大约一周前我还在一个路口看到个交通事故,一辆重型卡车、一辆小型面包车停在路中间打着双闪,一辆电动车横在路上,小部件的残骸散了一地。看起来是电动车驾驶员的一位中年妇女坐在车边眼神无光——至少命还在,也没怎么受伤。但是这样的场景频率并不低。

 从汽车的角度来看,我自己倒是想出了不少对付电动车大军的方法,核心原则就是「抢」。现实就是这么无奈,在美国做一个有礼貌,处处让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的好司机,在我家这做一个不违法前提下的「正常司机」。

 国内哪有什么「Stop sign」给你控制车流,从我家小区出了大门以后,不宽的道路两边是看起来并不会中断的电动车车流,要是像美国一样在那里等到附近一辆车都没有再开出去——可以从早上等到下午8点了吧。在国内就该不管有多少电动车,到了路口先往前开,他们见到你自然就会减速,然后在他们减速的缝隙间慢慢加速进入主干道上。换个角度看也是,在美国,直行的道路就是直行的道路,你可以丝毫不考虑两边汇进来的车流,因为他们都会在Stop sign那里等待。国内就不行了,总有车辆突然就开到路上,不管是汽车自行车还是电动车。看好车辆踩准刹车才是王道。

 不光是并进路口的时候要抢,开着的时候也是。前面有电动车开在正中间?先从左边道上超车,和他并排,然后向右打方向盘,把他逼回他该在的地方——后面的车请叫我红领巾。开在路上好端端的有电动车要横穿马路?先用远光灯闪他几下再说。

 姑且把这种看起来鲁莽且不友好的行为称为「因地制宜」or「权宜之计」,但是从根本上看是悲凉的——有太多人更鲁莽更不友好。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拿「民众素质」来说事,但是这个不是个解决方案。

一些改进措施

违章治理

 怎么解决?无论民众素质高低,解决方案就一个:该罚的罚

 摘抄新闻公告一则:

 小编了解到,近年来电动车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在这些交通安全事故中,电动车多为责任承担方。电动车大部分情况下存在违法驾驶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转向时未注意安全驾驶、随意占用变更车道、超速行驶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且死者均为电动车驾驶人或搭乘电动车的人员。发生事故的对方车辆大多数为大型车辆,因此电动车上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处于较危险的情况,非常容易造成死亡或重大伤亡。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重点:

 1、电动车(含自行车)不遵守交通信号、闯红灯、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醉酒驾驶。  2、电动车(含自行车)在道路上乱停乱放、随意调头、随意穿行机动车道、违法载物、载人、持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3、行人:违反交通信号通行、跨越道路隔离设施、横过道路未走人行道或过街设施、不在人行道内行走。  4、电动车未取得号牌上道路行驶。  5、其它影响本地道路交通秩序的电动车(含自行车、行人)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阶段(2016年5月3日—5月20日),集中宣传,以交通违法现象及其危害、涉及电动车交通事故案例为主题,开展电动车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2016年5月21日—12月31日),针对电动车、自行车等超速、随意调头、逆行、闯红灯,不按道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和行人闯红灯、任意横跨道路隔离设施进行严查严处。

 上面也没说具体怎么罚,希望能狠一点。

 当年大伙开汽车的时候「闯黄灯」是家常便饭。国家出台规定以后罚了一段时间,现在大家都不敢闯黄灯了,即使现在再也不整治闯黄灯了。

电动车驾照

 另外就是从电动车驾驶员角度考虑。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加强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啊。至少要知道转向变道必须打转向灯,晚上必须开着前灯,经常看后视镜等等基本常识才行啊。

 可能像驾照那样搞个考试也确实有点难推行,但是好处也很明显:一旦违章,扣留电动车驾照3天,无证不能开车。再配合上面的专项治理,罚个几次,大部分人都会遵守规则了。

 当然我这个想法是很「Naive」的,也没有哪个城市的车辆管理局愿意推广。中间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更严重的也还有可能产生新的腐败之类。不管怎么样,把「罚」的项目弄多点自然也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

安全头盔

 台湾也是个电动车很流行的地方,然而我注意到他们开车的时候一般都会戴着头盔。不知道是不是强制的,但我觉得在国内推广也不是不可以,至少也有个保障,不会出了事故就是致命。

定期车检

 上面说的是对驾驶者的规范措施,对车的检查也必不可少,上面提到的灯没了后视镜没了的情况必须责令整改。每隔一段时间给车检查一下是很有必要的,也包括动力系统等等。这个实施起来有些难度,但是必要性显而易见。

尾感

 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很遵守」交规的,而且也觉得「大部分人都还是遵守交规的」。我觉得这是个错觉。一方面,每个人自己对交通规则的了解程度差很远,自己觉得没有违反,但实际上已经违反了,或者觉得闯红灯这种「严重」的行为才算违反,实际上交规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有的人把「偶尔会违反一两次」交规不当成违反,也觉得「每个人都和我差不多」、「违章的只是个别人」。实际上违反了就是违反了,人口基数这么大,每个人就算5天违章一次,算下来数学期望也是不低的。我们应该保证每个人都基本上不违章,频率一个月一次或者更低。

 上面的很多说法对汽车驾驶员来说也是适用的。

 国内交通的现状基本就是:走路的骂开车的,开汽车的骂行人开摩托和电动车的,开电动车的骂行人、开摩托车和汽车的……有点乱,总而言之就是每一拨人都在骂剩下的所有人。好像有点过了,把「骂」改成「指责」就OK了。道路交通一般来说都是负能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改善。但总归是在一点点变好的。

 好像全文都跑题了,下面回到主题:「电动车红利期」就是电动车比较少的时间段,大概是每天早上10-11点,下午3-5点,晚上9点以后。这些时间段开车会比较舒服。就是这样。

LanternD
LanternD_Logo






订阅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文以类聚

更多『blog』分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