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应当掌握的四类运动
2020-01-09
体育之于人
在上一篇日志中,我已经结合我的个人经历说了说体育锻炼的好处。我也提到我曾经参与过很多种类的体育活动,这里我就结合我的经验,说说我认为人生应该掌握的几类运动。
这里说的「掌握」是不是指「尝试过」,而是指知道其中的技巧、正确的姿势,并且有规律地参与,能享受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一项运动可以同时属于很多种类型。
第一类:游泳
游泳我认为很重要,所以我单独列了出来。游泳是一项非常协调的运动,从开始游的一刻,我们的全身都在动,而且是均匀、稳定地动。我们的每个关节都可以自由地伸展,我们的脊柱在水中终于可以从伏案驼背的状态中缓解,我们的肩关节可以完成久违的360°旋转。好多别的运动经常(不合理地)用到某些关节或者肌群,留下一些运动损伤或后遗症,但是游泳通常没有这个问题。
而且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和水的阻力做对抗,那是一种可控的阻力,可快可慢,因人制宜。
游泳的减脂效果当然也是拔群的——前提是能管住嘴。我们能看到网上有很多各种运动一小时的卡路里消耗列表。现实情况就是那些表一般都不太靠谱,因为这个因人而异,和身高、体重、强度都有关系。有什么办法去真正比较呢?当然是自己都试试了。都运动一小时,看哪个最累。我个人的经验是,游泳一小时是实打实的一小时,游完一小时之后一天都会全身疲劳(第二天很清爽)。而其他的很多运动或多或少都有休息的成分,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我们可以打几个小时篮球,但是其中有很长时间是「被动休息」状态的,比如犯规了,罚球了,中场休息了。而游泳可以实现「只要想不停下来就可以一直不停下来」。只要意志够坚定,减肥不在话下。体重比较重的朋友都可以先从游泳开始,至少不像跑步那么伤膝盖。
游泳还可以求生。至少「A和B都掉水里了你先救哪个」这样的问题会随着游泳的普及而失去其生命力。我们坐船、坐飞机时故障了,学会游泳还是有那么一丝生还的可能,至少不是栽水里就再也起不来了,搞不好还会把来救你的人的命也搭进去。当然,我希望你永远不会遇上这样的情况。
除了救命以外,游泳可以极大程度地扩展我们的活动类型。哪怕我们生命中只有一次我们会尝试一些水上运动,那么游泳就有用武之地。皮划艇(Kayak)、Canoe、钓鱼、潜水、冲浪,甚至帆船、水球、跳水都会向你敞开大门。生活中令人不悦的事情这么多,为啥不试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至少下次有朋友问你要不要去东南亚潜水的时候你不会因为不懂游泳而顾虑退缩(其实学潜水不非得会游泳)。看到这里或许你就会知道我 为什么把游泳称为「一类运动」了 ,除了包含蛙泳、仰泳、自由泳、蝶泳之类的泳姿以外,游泳还是一大堆其他运动的基础。
还有一点,游泳的性价比非常高,只要学会了就很难忘记。比如篮球,几个月不打就手生了,而游泳就算五年不游了,换好衣服下水还是一样的感觉,蹬一下地面或者墙就能开始游泳之旅。因为游泳的动作并不复杂,只需要手脚配合好。
有人会说:「我从小就没游过泳,一把年纪了也是旱鸭子,我过得也挺好,为啥非要学游泳」、「我们家附近又没有游泳馆,海边更是遥不可及,学了也没用」、「游泳换衣服麻烦又贵」、「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我只想说,如果你想尝试一项运动,十个人也拦不住你,但是如果不想,一秒钟你自己就能找到借口。如果实在是不想游泳,那也没人可以强迫你,但是希望我这可以给你种下一颗种子,让你的娃去学会游泳,给他/她一个能享受水带来的乐趣的机会。
地球面积71%都是水,只看过陆地的29%岂不是很可惜?在我们本能之外的运动能力中如果有什么非学不可的运动技能,我觉得就该是游泳+骑车这两种。如果一定要选一种,那就选游泳吧。
第二类:只和自己对话的运动
什么是「和自己对话」?就是参与运动的时候你是孤独的:没有人在意你,没有人和你说话,你的脑子里只装得下你一人。这样的运动有不少,上面说的游泳也是其中之一。除此以外田径(跑步)、骑车、跳绳、增肌健身、划船(一个人的)、Hiking(远足)、登山等都是这样的运动,或者有这样的属性。
这类运动通常能扩展你生命的韧度,通常就是「心肺功能」。它是你从事和享受其他运动的基础和辅助。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运动?因为身在其中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忘记那些烦恼。从一定程度上看,我觉得这是运动最本质的部分。这类运动让你了解你自己,让你倾听身体的诉说,让你的呼吸和心跳变得无比真实,让周围的风景慢慢流逝,让你对周围事物的依赖降到最低,只专注于眼前的路,手上的器材,身体的脉动。或许这和冥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自己对话,才能让你找回自己的本心。
下班了换上跑鞋,一个人绕着公园或小区转上两圈,卸下精神上的疲惫,舒展伏案一天紧绷的肌群,岂不美哉?有人会说:「工作了一天已经很累了,为何还让身体更疲惫?」那只是你没有进入正循环中。如果有规律地从事运动,工作一天并不会让你筋疲力尽,你只会觉得游刃有余(参考上一篇日志)。
这类运动还有个好处是能够快速改变体型,可以用来对付有突然减肥或者增肌之类需求的场合。比如一段时间不运动,吃得又多,体重飙升,那就应该从事一下这类运动,让自己身体恢复到期望的状态。我认识一些人平时就没有运动习惯,由于一些原因突然变胖之后破罐破摔,索性更加懒得运动,于是好的身材一去不复返。为了快速改变体型需要一些毅力克服运动中的孤独和疲惫,但是综合看效果是最佳的。我还没听说谁能通过踢足球能减肥的,因为人越多,参与难度其实越大,每个人跑动的时间也会缩减。如果平时就养成了参与这类运动的习惯,那重新开始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因为你对后面身体会发生什么改变早已熟稔于心。
我想,很多 不喜欢运动 的人其实是不喜欢自己一个人「吭哧吭哧」地运动吧。其实这类运动其实就是和「苦行」是等价的。人们为什么愿意在游戏里打怪升级,而不愿意在健身房挥洒汗水?为什么愿意只宅着刷剧打发时间而不愿意骑车看看城市和山水?只不过是肉体上的痛苦更令人难以承受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在享受科技的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对痛苦的承受力。以前想在外面吃个饭还得走到餐馆,现在只需要走到家门口从外卖小哥手中拿过食物;以前想买个钳子我们得去五金店挑选,现在只需要点点鼠标。总有一天我们会为懒惰买单,或者是肥胖、「三高」,或者是亚健康,或是爬三层楼就气喘吁吁,也或者是精神的空虚。
趁还来得及,应该早点拾起一项「只和自己对话」的运动。你不会被队友抱怨技术不佳,不会被教练批评「跑得不到位」,不会被观众指指点点,那些周围可能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东西统统都不存在。你不需要依赖别人,可以运动的时候听自己喜欢的歌,掌握自己喜欢的节奏,一切都以你为中心。
你不但要掌握这种运动,还应该有寻求突破的精神。应该逐渐精进,让自己变得更强,应该对自己狠一些。我觉得这个是人类运动的内核,也是奥林匹克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在没达到自己的极限的情况下,应当逐渐挑战自己的极限。比如跑一公里用时7分钟,如果跑了一年还是这个成绩,没有用这个配速跑得更远,也没有跑得更快,那可能你只是在浪费时间,并消磨自己运动的意志(总有人说:「运动对我没用,跑步跑过几次,但是没有一点提高」)。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对于不常运动的人来说,想提高成绩简直不要太容易,只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即可。对于成绩已经在人群中上水平的朋友而言,对自己的高要求应当已经融入日常运动的一部分,也无须过多强调。
需要说明的是,这类运动不是说非得一个人,当然可以找人一起,也可以结识新的小伙伴,可以分享经验和感悟。可是这些都是暂时的,只有孤独,只有和自己对话,才是这类运动的永恒属性。就像长距离骑行,很多人选择组成车队结伴而行,但是实际上呢,聊天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还是大家要么看着自己的车轮要么看着前面一辆车的车轮。和自己对话,才是常态。
我的建议就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这类运动中找一个(比如膝盖不舒服的就少跑步了),并把它贯彻落实到底。但也不妨各种都尝试一下,达到身体各部分运动机能都很好的状态。你会从中受益终身。和上面「游泳」一节一样,就算你自己确实懒得运动,别忘了抓紧对下一代的体育培养(假设没有丁克)。
第三类:社交属性的运动
不管参与什么运动,我们不可避免会遇上其他人,或者是教练,或者是队友,或者是对手。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运动的基本属性——休闲与社交,把运动用来扩展我们的圈子。
运动天然是具有社交属性的,因为现代的很多运动就是一帮人闲着没事干聚在一起创造出来的。和朋友们一起运动,一起聚餐,一起闲聊就是很多人参与运动的基本诉求。体育让我们身体健康,而社交让我们心理健康,二者相辅相成。
即使是「只和自己对话」的运动我们都还可以找人聊天、分享经验。更别提各种各样的多人运动、球类运动,甚至很多运动的聊天时间比运动时间还长,比如滑雪、保龄球、飞镖、高尔夫球、台球、钓鱼。从运动量角度看建议都避开,除非是偶尔玩玩,不想着进阶(滑雪可以不避开)。
我在这里也给不出具体的哪种运动建议。大家应该根据具体生活环境中的运动热门程度和自身的条件进行选择(维基百科有个列表仅供参考)。比如在中国,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就很流行。需要说明的是,多人关注和多人参与是不一样的。美国虽然橄榄球棒球受关注度很高,但是好像参与这些的人也不多。另外自身条件既包括身体条件也包括经济条件。反应灵敏的可以玩小球,身强体壮的可以考虑篮球或者橄榄球或者摔跤。有些运动太贵了一般人玩了就穷三代了。比如骑马、马球。考虑环境因素,我不太推崇高尔夫球,因为这种运动对环境的负担太大了,好多好地皮都被改造成高尔夫球场了,不值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电子竞技和桌游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即使你对电子竞技很在行也认识很多朋友,也希望你在对着电脑屏幕之外或者久坐桌边之外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运动。
第四类:用脑的运动
这里说的用脑也不是上面说的电竞和桌游,而是运动过程中需要分析局势、阅读比赛、需要很强的实时反馈、并且充满技巧。大多数场地运动、队际运动、球拍运动都有这样的属性。反例比如长跑和游泳,在姿势正确的情况下,策略可能就是体力分配或者配速控制,谁快谁第一,策略较少。
为什么需要掌握这样的运动也是显而易见的——锻炼大脑和手脚协调能力。而且我这说的是真正参与到运动中。棒球橄榄球当然有很多看点,有很多策略,很多细节需要掌控。但是当局者和旁观者是不一样的,我们是要参与运动,不是当解说员。
就拿羽毛球来说,根据对手的站位控制回球的落点是很有技巧性的,这对身体控制需要有很高的要求。另外球速很快,需要眼睛有频繁的移动,我发现这个对防止近视具有很好的效果。篮球足球什么的还有很多团队配合上的东西需要考量,那也是另一种维度的大脑锻炼。
对一个人来说,这种锻炼出的效果是很「软」的实力,一下子不太容易看出来,但是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会派上用场。(不负责任想象模式开启)比如在高速上有很复杂的车流的时候可以 很快 定位出当前自己车的位置或状态,评估出是否符合并道或者超车的条件;又比如操作一些机械的时候会觉得容易上手;闪避技能点较高,可以躲过某些人的出拳(嗯);上手其他运动变得容易……总结来看就是:反应速度变快,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的信息量变多。
其他类运动(做选择时的参考)
-
能终身进行的运动
我们应该掌握一些能够从事终身的运动。这样即使我们老后身体机能减退,骨质疏松,关节不灵活时也依然还是可以进行。事实上随着长期坚持运动,身体机能减退的速度也会下降,我们的高品质生活寿命(也叫「健康年龄」)也能得到提高。
这个不难观察,有年纪大的人参与的运动都可算入此列。游泳依旧榜上有名,还有骑车或者跑步(取决于膝盖)。幸运的是很多运动也有对应的老年组,比如PhD们常进行的养生篮球,只需要进行「简单地动动胳膊腿」这样的活动。
也有很多反例,比如格斗类、举重、体操好像就和老年人关系不大了。
-
冬季运动
在冬季温度能到零下的区域生活,请务必学会一项冬季运动,不然漫漫长冬应该如何消遣?况且一个冬天不运动后,我一整年的体能增益都会回到原点。
滑雪当然是我最推崇的冬季运动了。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学会,真的是「白色鸦片」,让人上瘾。
End
到这里大家应该也知道,运动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一项运动可以同时属于很多种类型。我的建议是每个类型都能掌握并精进其中一两种,这样我们换着来就不会太枯燥,可在体育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写完这篇和上篇可能我很久都懒得写和体育有关的日志了,好在我想说的也说得差不多了。只是最后提醒一下,运动有风险,小心行得万年船。不管是什么运动,在进行之前都要充分了解里面的危险和必要的动作要领,别运动一段时间把自己弄伤了,得不偿失。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运动中找到生命的一种意义。
Lanter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