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西游 · 下篇
2016-02-12
《下篇》序言
先贴出其他两篇的传送门:
下篇日志记录的是2015年12月30日到2016年1月3日的经历。这篇开始会写的是加州各个地方游玩的经历,以及最后收尾回村的一些故事。出场人物依旧是以前两篇提到的C、H、Z和我。
这篇日志文字非常多,建议当成四篇日志来看。在PC端右侧能够看到日志目录列表。
日志写于2016年12月11日左右(是的,我的回忆能力还是值得歌颂的,都已经快一年了),完成于2017年1月3日,但是为了保持目录列表上的连贯性,把发布时间改成了2月12日。由此可见战线好像还是拖了很长(很懒)的样子。
12月30日,一号公路起步
终于迎来了我们加州1号公路的行程。先开车到Santa Monica,再沿着路继续前进,Santa Monica的码头也是著名的66号公路的终点,从Chicago到LA的东西方向的动脉之一。从Santa Monica的小路往北走,场景像极了《GTA V》的地图。路的左边是一排不太高的小别墅,往外要么是沙滩,要么就是太平洋了,右边是落差数米的峭壁或者斜坡。棕榈,丝柏和其他地中海气候植被占据了大部分的绿地。
出了LA城以后路就很少出现在沙滩边上了,而是在峭壁边上蜿蜒。所以为了再体验一把沙滩,我们开了半小时车以后随便找了个海滩玩了半个小时。这片沙滩粒度大的石头比较多,体验一般,但是有很多不是很怕人的海鸥,可以和它们合影。
今天的行程的终点订到了Santa Cruz的一个Inn,纯开车需要5-6小时。事实证明以后游玩期间景点密集的行程不要安排太长的开车路程……
再往前是Santa Barbara,我对这个名字记忆比较深刻因为加州大学在这有个分校,简称「UCSB」。
再往后路的海拔就开始提高了,由原来在海平面附近转悠变成了挂在悬崖边上的盘山公路。熟练的司机一般都会超速行驶,赵总的风格则是按照限速开,经常后面堵了一堆车,然后找地方靠边让他们都先挨个过去。
有一段一号公路我们没有开,而是拐进山里去了丹麦风情小镇Solvang,全城是挂满了红底白十字的丹麦国旗,房子是砖瓦结构,墙比较薄,外墙有十字木条,红色的房顶,至少一看就不是美国风格。城里有三座风车,欢迎找齐。主干道没有什么东西,平行的一条街是主力。中间还有一条垂直的街是集市,东西比较贵但是很有乡村气息,仿佛自己来到了欧洲。
走的时候已经4点多,而这里正好是一个突出的半岛,所以一号公路和Solvang出去的路并到一起也修到山里面了。而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没能在太阳下山之前赶到海边,就这样错过了一顿美丽的日落。
我们合计了一下,如果今晚赶到预定的Santa Cruz需要到晚上十一二点,而且加州一号公路的精华部分将全部在晚上度过,这是灾难性的。之后大义灭亲,之前定好的82刀的旅馆取消掉了,人均42刀打水漂了。就自我安慰当做一号公路的入场券了。最后住到了离海边不远的一个Motel 6,离Hearst Castle很近。晚上去了旁边的Sunset餐厅吃了一顿伴有Zinfandel(一种偏甜的葡萄酒)的汉堡,还是挺不错的。
吃饱饭散步到海边拍了一会星轨,只可惜这片的光污染比较严重,拍的星轨不够纯粹。银河其实倒是很清晰。正如几天前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公园见到的那样。接近地平线的区域由于水汽就不那么干净了。这里每到傍晚就会湿气扑面而来,呆久了感觉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和海平面有两三米落差悬崖上是一片的多肉植物,踩上去柔软而又有点心疼。最后决定不残害他们的生命了。
这个晚上我们很早就到了,所以有一整个晚上都比较轻松,也不太累。
12月31日,一号公路徜徉
奥·观海听涛
我8点就起床了,洗漱完八点半又去找在海边听涛的H君,清晨微微凉爽,多肉植物也别有一番姿态,浪看得更加清晰了。早晨的海风中还带着比其他时段更浓的咸腥味。我也是白天才发现原来石滩上全是各种海草海藻的残骸,被海浪最后冲刷到岸上来。
Hearst Castle
9点15分我们准时出发,去参观Hearst castle,10点上山。这里门票25刀,有好几个Tour可以选,我们选了最火最好看的Grand Room Tour,其他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浏览路线肯定是错开的。城堡在一个离海岸线很远的地方,几乎是在一座山的山顶上,只能坐指定的大巴走盘山公路上去。盘山公路的风景也超赞,瞬间从高角度俯瞰整个海洋和山丘,突然的开阔也让心情突然舒畅,这也是几乎唯一一次跳出一号公路以外看它蜿蜒的姿态。大巴的广播还有介绍城堡的历史和加州的历史(官方介绍可以点这里),大概是一位姓Hearst的媒体报业大亨建来做私人住宅以及摆放他的各种收藏用的,也用来宴请好莱坞的名流们,规划于1947年。为什么没有说完成年份呢,因为到这位大亨去世(1951年)城堡也都没建完。城堡一共有165间房和127英亩的池塘绿地花园等等。当然,他在这里的地其实有27万英亩,也就是说这城堡连其中的0.01%都没用到。当然,要么当时加州地实在是太便宜,要么是Hearst实在是太有钱。
Hearst Castle是我这辈子逛的第1.5个城堡,之前去玩过Orlando的Disney Magic Kingdom里面的城堡,姑且只能算0.5个,也没上去参观。Hearst Castle风格比较精致,不像我印象中城堡粗犷的样子。它的墙通体主要是白色,砖砌得平整有序,大前门的四周有十分细腻而精致的雕刻。我感觉这样风格的城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多,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叫做「大庄园」能更好地描述它,而不是「城堡」。
我们这趟短trip叫「Grand Room Tour」,所以可以进城堡里面游玩。进去以后我只能感叹,城堡主人真心有钱。主厅大约有六七米高,天花板是纷繁复杂的木浮雕,以方格划分,可能为了承重考虑。墙上挂有许多名画,不过都是宗教方面的,也不太认识。厅里面只有很窄的过道,中间被一些陈列和桌子给占据,不知道这是主人生前的样子还是现在工作人员为了考虑Tour的需要故意摆放的。好像导游说过没有授权不能Po图片到网上,所以具体长什么样只能Google了。
除了主厅,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的房间,会议室,台球室,餐厅等等。因为都在一楼,所以他们的天花板都很高,为了消除空旷感,每间房子的墙体和天花板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看起来「复杂」或「精致」。在我看来有点用力过度的感觉。
结束了室内之旅以后出到外面,看到旁边有栋楼装修很朴素(上图右侧),我们一致认为是修到一半没钱了(后来发现实际上也是)。所以规划一定要到位,烂尾了多不好。
Hearst Castle还有几处标志性的景观,其中一个就是一个蓝色的大大的池子叫做Neptune Pool,围着一圈希腊风格的石柱门廊(不知道是给游泳的还是纯景观摆设,不是下面的图),但是由于是冬天,这里并没有放水。也算是个遗憾吧。毕竟网上图里的天蓝和水蓝交相辉映的样子也是十分迷人。
逛完这些主要景点基本就得赶去做下山的Bus了,快到Bus的时候会进一个室内游泳池,这个是真的用来游泳的了。墙体和游泳池本身都用精致镶嵌的马赛克覆盖,池子也住满了水,看起来挺深。如果没人提醒我,我会觉得这里像是印度的什么地方。总而言之就是很华丽很梦幻。
慵懒生物群
下山以后去了象海豹(Elephant seal)滩,从南向北一共有三个观景台,前两个人比较少,象海豹数量依次增加。本着一切随缘的观点,我们在第二个看了。观景台和海平面之间有两到三米的落差,象海豹则会在海边的石滩上懒散地躺着,人只能从上面俯视它们。
象海豹看起来是海象,儒艮和海豹的三合一版本,没有海象的长牙,但有儒艮的体型,再结合海豹的一些萌态……听说它们每年都会成群结队地跑到美国西海岸栖息(晒太阳)。它们一点也不怕人,想必也是早已习惯了人的存在。有的三两成群挨在一起,有的体型大的则喜欢独自享乐,它们会用手(鳍?)把沙子往自己背上拨,我也不知道这是干啥用的。
虽然看着这样懒散的一群生物自己也会心情放松不少,但是那边上的味道也不是那么好承受的,玩了差不多十分钟,与各位政要亲切合影之后我们就上车了。
一号奔跑
继续向北开,中午在Lucia Lodge吃了Fried chicken sandwiches,有国内劲脆鸡腿堡的口味。我想隆重推荐这里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可以看着远处的海景吃美味的汉堡。他们家有一个大阳台,正前方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左侧是蜿蜒的一号公路,外有美食相伴,这种壮美让人陶醉不已。吃饱饭我们还坐了好一会儿。
后面的路在N个观景点停靠拍照了。看似大同小异,实则千变万化,叹为观止。最美的时刻是到了Bixby Creek Bridge,这是一座横跨山谷,连接两座山的拱桥。那是正好是太阳西下,西海岸看落日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好的观景点是过了桥再往前走一段,让桥整体处于取景器之中。余晖抛满整个山坡,嫩绿的多肉植物也被染成了红色。金黄的残阳,血红的山坡,如焰色反应。看过很多次很美的日落,这次算是Top 5之一了。日落持续的时间很短,有种昙花一现的壮美。
跨年晚餐
天黑之后开到了小镇Carmel-By-The-Sea,这个取名也是挺奇怪的,就像给「香港」取名「海边的香港」一样。这是一个很有地中海风情的小镇,它的东西向的主体街道叫Ocean Ave。虽然没去过欧洲,但我感觉像意大利式的建筑,也有点像我以前玩的游戏《魔法师传奇》的爱琴海篇章里的建筑。Carmel的绿化做得非常好,虽然是晚上,路灯都亮了起来,可是还是很昏暗的感觉,光线似乎都被树给遮蔽了。
今天是年末跨年,路上行人很多,想必在这种异乡风味的小镇跨年也是别有一番风情。我们路过了一家很有名(据说)的餐馆,感觉整个屋子都没人在吃饭,服务员,主厨们都来到餐桌的旁边,唱着歌弹着吉他类似物,和客人们一起High。隔着门口的玻璃,我觉得我在看一场电视里的演出。小伙伴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毕竟我们还得找吃的。这里主打食物是地中海风味食物,可能在很多地方点沙拉的时候会经常遇到「地中海」口味,但是到这可以吃到比较正宗的。
我们在镇上转了两圈,走进一家地中海餐厅,但是他们说跨年期间只接受预订不接受排队,我们只好「另谋高就」,美式中餐馆也排满了人,我们去到巷子里一家叫Patisserie Boissiere的餐馆,看起来是法式料理。菜单上有三样Dinner Special,我点了个牛肉做的什么东西,叫「Crois Campagnard」(法语),赵总点了Turkey,两位妹纸点了「Beef Bourguignon」。然而吃外国菜就像老外点中国菜,不试不知道斯基。结果后上来以后闻到一股酸溜溜的味道,红红的一坨东西。吃了第一口我立刻明白了,这不就是柿子牛肉砂锅的浓缩版嘛,可是有形却没有神,吃起来远不如中餐,可能也是法餐自己的特征吧。两位妹子点的牛肉料理看起来也蛮黑暗的,可以搜搜相关图片。
结账后落荒而逃。
最后披星戴月开到了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边上的Comfort Inn。这一天也挺累的,尤其是赵总自己一个人在悬崖边上开了一天的车。最后10点钟准时睡觉。
1月1日,元旦进城
名校一逛
虽说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了,但是各种名校还是没去过的,现在恰好在Stanford边上哪有不去玩玩的道理。
一大早九点钟我们就跑进了校园,显然元旦这种节日学校是关闭的,我们也没打算进到某个楼里面玩,所以这种情况最适合游玩了。路上仅有为数不多的游客,基本也是来自印度和中国。
斯坦福主体也是一个比较对称的,不过它的中轴线不是正南北方向,我看着有点不习惯。Stanford的建筑风格嘛肯定和其他地方差别是很大的,但是我也说不上来是哪里的,或许可以简称地中海风格…浅红色整齐划一的屋檐,石拱走廊,灰白或黄色的砖,每一根石柱顶部都有希腊风格的雕花(简化版),一种游离于美国主流建筑的派别。
校园里还有个格格不入的建筑——Hoover Tower(胡佛塔?),是个图书馆和档案馆来着,整个塔塔高87米,我一度怀疑这是San Jose这片的最高建筑。Hoover Tower通体特别干净,和东方塔恨不得每面都是门或窗的风格不同,胡佛塔除了顶部附近以外几乎没有窗,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方碑。顶部是一个圆拱支撑起来的类似大厅的地方,再往上是个半球穹顶,加上一个很小的塔尖。根据魔幻题材的世界观,这里一定一群年老的法师修炼的地方……凡人都得历经磨难才能觐见顶上的法师们,咳咳扯远了。
我想知道在里面工作一天再出来会不会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名企一游
告别了Stanford我们屁颠屁颠地去找Google的总部去了。结果不知道是因为元旦还是没找对地方,我们去到了异常冷清的一个工作区,连值班人员都木有。但是这片区域也是很有意思的,就是每栋楼都有好多个门,虽然有很多栋独立的两三层建筑,但是他们之间都有门对着,不用走多远就可以进到另一栋楼。
在某个楼门口我们发现了Google Street View的拍摄车辆,不过似乎就是给围观的,因为轮子都已经瘪了,想必也退休了很久了。整个建筑群边上的停车场放有各个版本的Android的吉祥物,大概是按时间顺序的。Cupcake,Honeycomb,Gingerbread,Jellybean之类我还是记得的,再往后就不怎么关注了。
湾区固然是一直想来看看的地方,不过到了才发现建筑其实分散挺开的,也不好找,我们沿着主街向北开,一路还看到不少公司的总部。加州单独自己算全球第六大经济体也真是名不虚传。
三番一番
一路跑就跑到了三番 San Francisco。
三番是个很有魅力的城市。一方面这里相对来说环境气候都还不错(可能和LA比还差一些),城市看起来充满活力,其次就是这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尤其是存在大量的华人和中餐馆……
时值中午,我们直奔火锅小肥羊。点了好多想吃平时还吃不到的东西。平时我们在中国超市也能买到很多挺不错的火锅底料,调料和菜品,但是总是感觉和餐馆里的差那么一点。因为我们也不知道一份的量有多大,只能是看着喜欢就给写上了。吃完那叫一个撑,根本不想动弹。点的时候下手不知轻重,结账的时候也是哭天戕地——一共162刀,加小费将近人均50刀!这顿饭长期以来都是我在美国吃的第二贵的一顿饭(第一还是前几天在驴城的那顿自助)。
吃胀了以后开车在城市里游荡才开始慢慢欣赏起这座城市来。和其他城市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神奇的动辄30°的倾斜街道了,当年人们建城的时候就没打算把地挖平一些。最坑的是上坡到了某个路口还遇上了红灯,然后脚踩着刹车不能放,变绿灯了还得迅速从刹车切换到油门。我们经常看到别的车起步的时候还往后退了一段。我们后来讨论在这种地方开车是不是一个脚油门一个脚刹车比较好。
吃饱饭进入困倦期,我们懒散地向金门大桥开去。元旦这天人多的不行,我们只好慢慢蹭过去。金门大桥在各种影视作品里见得次数实在是不少。摄影作品就更不用说了,500px上各种金门大桥浮在云海上的夜景让人心醉。不过今天自己来到大桥脚下却没有什么兴奋,或许跟燥热的阳光也有些关系,外加肚子里体积庞大的火锅也让我感到困倦。
桥是南北走向的,南岸这边是不让停车的,南边的观景台则在附近的几座山上而不是路边,所以我们只能开到桥对面的Fort Baker附近的观景台上看。
这里游客多得不行,大部分似乎是美国人以外的外国游客。在这个小观景台上突然有了一种地球村的愿景。
掏出相机对着桥拍了几张,剩下的时间都在风中哆嗦。反正像素也够,回去再裁成合适的构图就Ok了。看了一会,反而是观景台看过去左侧的三番Downtown引起了我的注意,右侧的阳光凑出美好的斜照光,参差不齐的大楼明暗两侧都有着很高的反差,格外突出。以Downtown的天际线为分割,上面是染蓝的天,下面是泼洒的蓝色的海。帆船海鸥竞相跑过来做蓝画布的点缀。想必画成油画也是极美的。后来我把这张图裁成了16:9,一直做我的电脑桌面,但是后来总是听说蓝光比较伤眼……
九曲打卡
看完金门似乎已经五点了,再晚点就没法到九曲花街——号称「世界上最曲折的路」去打卡了,所以赶紧上车继续赶路。反正这趟旅程的常态就是大概看看,深度游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九曲花街是个热门到疯狂的地方。大概一英里开外就是排着队等着开一遍九曲花街的车辆。而这条路左右两边还有各种车辆不停地想挤进来。我们并不像淌这趟浑水,所以把车停在了一个蛮远的地方,然后走过去。事实证明我们比车流走得快多了。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这陡坡般的公路,人们在拍摄三番的街道的时候喜欢把路拍成水平的,这样楼看起来会特别倾斜。
大约十几分钟我们走到了这条著名的Lombard St,当然Lombard St很长很长,九曲花街是其中的一部分,连接两个十字路口。我们来的时候已经算是深冬了,所以并没有「花」,勉强可以称之为九曲绿树街。由于游客们疯狂地想来这里拿成就,所以这条路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刻。如果想拍到没有车的场景,多半只有凌晨什么时候了。所以搜索这里的图片,大家都喜欢用长曝光或者光绘来表现这条路,否则照片多半是平淡无奇的旅游照。而那种干净整齐,花团锦簇的图片多半都是花开时节政府故意把路封锁的时候才能拍得到。
当然这条路不是车的专利,路的两侧是有栏杆的人行道楼梯,离两边的居民区很近。也不知道住在这样的地方是好还是不好,我觉得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相比别的社区来说还是要严重不少的,而起居的隐私也是暴露在无数的游客眼里,如果不拉窗帘的话。
我们走到了路的尽头然后又从另一侧折返往上爬。一个来回之后天从夕阳变成了伪夜景。站在一条相对海拔很高的路上我才发现,原来三番的夜景是如此迷人。普通的城市如我们所在的村,是建立在平地之上的,所以夜间的车流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部分。而SF这种地势起伏颇多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整条车流的轨迹。守着一扇街角窗,喝着茶或咖啡,看着车流如何涌动,支流如何汇入大河又是如何分道而去,这也是一个慵懒的享受吧。
在SF度过了一整个白天,又是烧钱的重灾区,还是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回忆的。到现在我已经忘了晚餐吃的什么了,大概就是汉堡快餐吧。
之后我们继续疾驶在通向此次旅程最后一个大站——Yosemite NP的路上。三个多小时的路程之后我们到了一个名字巨长旅店,叫Travelodge Merced Yosemite。好吧,似乎给路上住过的旅店都打了个广告。大概我们对住真的没啥要求吧,能睡觉就可以了。毕竟玩个十几天只能是能省则省了。
1月2日,后冰河世纪奇观
早晨从Merced开车进山,玩慕名已久的Yosemite National Park(优胜美地,优山美地,约塞米蒂?以下简称YNP)。
由于它一直都是游客们「趋之若鹜」的地方,快到收费口的时候堵了至少一公里的路,车辆只能缓缓爬升。离门口100米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问我们有没有pass,给她看了以后,她给了我们一份地图,告诉我们从右侧快速通道走。嗖的一下超过好多车还是很开心的。
地图里很清楚地标明了那些路段是封路的。但是这种隆冬时节其实真正没有封路的就是从入口到Visitor Center这段,还有另一条下山的路。夏天的时候其实是可以从山上开过去直接开到Nevada的,可以把YNP和死亡谷NP一起玩。
可能会有不少人建议给汽车装防滑链。我们实际去的时候还可以,气温在正负三摄氏度之间。不加防滑链也没问题,路面上积雪倒是不少的,开车要谨慎踩油门防止打滑。
「一山有四季」这句话在这里也是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从进山时候地中海气候的植物,变成了较矮的乔木。还有一段是嶙峋的山脊上布满了浅青色的小草或者苔藓。这属于土壤形成的初级阶段,之后会被植被不断侵蚀,被风吹入山谷中,流入河道里,过个上百万年后YNP或许再也不会有这样坚韧的石壁了。
海拔继续爬升,快到Visitor Center(以下简称VC)的时候,植被变成了高耸入云的红杉,真正的红杉!高度可达40-60米。尽管抬头我都感觉望不到边,但这还不是最高的红杉,听说不乏年龄两三千年,高度达100米的红杉。或许存在于其他的森林公园,比如Sequoia National Park。喜欢这种大自然奇观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我的一个朋友就很想来看红杉,我假装帮他实现了愿望,给他发了些照片。
YNP的停车位还是比较紧张的,我们只能停在里VC很远的地方,然后步行。这个温度的雪挺不友好的,融掉的雪在形成泥泞的路面,走起路来真是「步履维艰」。
VC和我们可有玩的区域都处在一个峡谷里,而这个峡谷和其他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是由冰川推进切割而成。那些在地壳运动中爬升起来的坚硬花岗石在冰川的巨大能量下就如豆腐一般软。所以才有了著名的半穹顶Half Dome和那些和地面几乎呈90度坡度的峭壁。看到以后就真的是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感觉。
我们在VC附近的小超市简单买了点东西填肚子就开始这天的游玩。
赵总以前来过这里,所以对VC这片的景色还是颇有了解,我们就根据他的指示围着一个环形的Trail走了一圈。这里正好是峡谷的正中间位置,两边平行的山相互呼应,置身其中就像有一只手把我们托了起来一样。
YNP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听说夏天可以走一条长达10英里(来回20)的Trail,一直爬到Half Dome的顶上。那可真是了不起的一项成就,简直是每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必玩之路。而冬天主要就是在峡谷仰视群山,以及它们在河里的倒影。
我们几个在雪地里疯玩了一把,各种连拍摆各种动作,基本玩的也比较尽兴了。不同的人看YNP会有不同的感觉,我自己(我们都)则是非常喜欢这里,以前看纪录片看各种科普里面提到的很多地质奇观都被我成功捕获。而且喜欢用苹果的Mac OS(尤其是El Capitan系列)的同学们应该也不会对里面的YNP感到陌生。另外,YNP还是得天独厚的攀岩爱好者们的天堂,著名无保护攀岩的世界级大牛Alex Honnold曾经在YNP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总结起来看YNP就是一个让我心潮澎湃的地方。以后有机会也要像以前玩黄石一样7天露营深度游一次。但是也有人就会觉得YNP没啥特别的,也就是几块大石头而已,哪里没有大石头……玩完以后回到家就忘了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总之就是各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吧。
下一步是跑到Lower Yosemite Falls瀑布底下围观,这个瀑布有一条栈道可以走到瀑布边上,更可以踩着大大小小的岩石往上爬,一直到瀑布的脚底下。这种事我以前只在游戏里试过,所以实际玩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不过在冬季枯水期瀑布流量比平时也小不少。
这么来回一趟再回到停车场的时候时间就不早了。距离我们的住地似乎还有六个多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又开始了披星戴月的日子。我们从另一条路下山,并成功开到了看El Capitan(酋长岩)和Half Dome(半穹顶)的观景台——Tunnel View。也算是巧合遇上吧,原来并没有计划要到这个地方玩。在这里我拍下了这次旅程中相机里的最后一张照片(下图,其他时候手机还是拍了一些的)。用一句小学日记用滥的话做YNP的结尾就是「最后我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YNP当然还有很多奇观可以看,Yosemite Firefall就是其中一个奇观,每年二月份的某个下午,成百上千的摄影师就会挤到某个观景台来拍摄「岩浆瀑布」——日照的夕阳把El Capitan(酋长岩)上的瀑布会染成火红的颜色,宛如岩浆飞奔而下,这似乎是每年只有一天会产生的奇观,还需要好天气的支持,整个过程比日落还要短,可想而知这是个多么值得拿下的成就。
除此以外通过攀岩,徒步登山去到各个观景平台,或者用无人机(不知道让不让用),我们能够充分领会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YNP真是有无数充满魅力的角度可以拍摄。
有缘再见。
旅程终点线出现
到这里为止主要的景点就都玩完了,剩下的只有第二天LA城里转转的事情了,总而言之我们开始返程之旅。
这一天的后面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下山又领略了一次植被的变化,然后就是高速上的飞奔,然后是Burger King或者McDonald’s的晚餐,然后接着高速上的狂奔。
有个值得一提的事情是我们返程走的高速上风非常的大,然后一号公路边上的高山和YNP所在的山脉之间是一片干燥的谷地(似乎叫Great Valley)。这就导致了有很多干旱而死的灌木会被风吹到高速路上,有时候甚至可以看到枯灌木和车在一起狂奔……这些灌木一般也就跟篮球差不多的体积。但是我们突然和一根直径差不多有80厘米,长度和车宽相近的一棵巨型圆柱状灌木撞上了。沉闷的「咚」的一声,然后灌木像洗车时候的滚筒一样从车顶上滚了过去,掉在地上,消失在夜色中。开车的赵总对此吐槽了几乎一整个晚上……
最后我们住在了离LA还有近两个小时的Motel 6,算是旅程的最后一次住宿。
1月3日,挥手告别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料理后事」,赵总需要把车放到一户人家,边边和小溪要在LA再玩一阵然后飞纽约继续玩(真能玩……)。她俩已经提前订好了这一晚上的住宿,我们发现是LA的旧Downtown(which is 很恐怖)。赵总极力劝说她们换个地方住(/笑cry),但是她们并没有打算换地方,因为这里住宿实在是比较便宜。旁边有一个日本城叫「Little Tokyo」,我们决定在那里吃个午餐然后分道扬镳,吃了还算凑活但是比较贵的韩餐。跑到日本城吃韩餐也是奇葩……不过想去的评分高的日本饭馆排队的人都巨多。
吃饱送他们到酒店的时候我们见识到了LA这个城市的暗面。这个旧Downtown的街道两边到处都是帐篷,真真正正的帐篷。有的开着有的拉上了拉链,它们都是流浪汉的家。更有的街道帐篷一个挨着一个,都把帐篷后面的店面都挡住了——也没有多少店面还在继续经营了,都关上了门。人行道上窄窄的行走区域上,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们(根据我的观察大概六成黑人,剩下的是白人)在漫无目的地游荡,也有三两成群地在路灯柱下吸烟。他们眼中那种叫做「希望」的光似乎永远熄灭了,只剩一副躯壳和肉体在惯性地生活着。并不知道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但是觉得也挺惨的。美国很少有乞丐乞讨,他们似乎也不屑于乞讨,而且从来不会跪着,政府的最低保障也还是可以生活下去的。总之他们的存在让这片区域变得像鬼城一样,我们也不敢轻易下车。
没过几个Block我们抵达了边边和小溪住的酒店,这条街稍微比上面说的还好一些,赵总看起来也放心了一点。
之后我们挥手道别,结束了这场相互陪伴了十几天的旅程。后来我只在朋友圈见过她们了/笑cry。
还差一难
如果把这趟旅程称为「西游记」的话,那我们可真是九九八十一难还差一难。
下午赵总放好了车,我们Uber去了LAX机场。我们的飞机是LA飞Phoenix(凤凰城),再从Phoenix转机飞Detroit。
然而……
在LA本该21:05起飞的航班由于航空管制一直拖到了22:41起飞(我们在飞机上干等了一个多小时)。计划中的23:32到达凤凰城也因此拖到了00:40——这正好是下一班去Detroit的飞机起飞的时间,这尴不尴尬!也就是说我们降落的时候旁边跑道上正好是我们下一趟的飞机在起飞……真是坑爹。
兜了一圈凤凰城的机场,找American Airlines的工作人员定了4号凌晨05:07从Phoenix飞Charlotte(在北卡州),13:00飞Detroit的飞机。我们也因此在机场滞留了一整晚。
所以一些成就如下:
- 第一次做American Airlines
- 第一次在机场过夜
- 第一次两天内坐三趟飞机
「斗争是艰苦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本来一条斜边搞定的事,变成了走两条直角边。这整趟旅行的路线可以说在北美大陆上画了一个大圈。如果陆空都算进去的话,我觉得我已经足迹遍布美国70%的州了。
1月4日,第八十一难
在机场过夜躺着难受坐着也难受,厚衣服都托运了因此还有点冷。我只好掏出iPad写日志。终于熬到了五点返程登机。上图第一段是3号的行程,后两段是4号的行程。反正也是无惊无险就到达了。我的行李也通过另一趟飞机运了过来。最后我们没订到大巴,奇葩地打了Uber回村,花了140刀……算是本次旅行人均消费最大的一笔吧。总之和司机老头聊得也挺开心,无惊无险地回到了。
后记
这个日志大多写的是我个人的体会,路上我们四个人有说有笑当然也是很开心的,小故事似乎在我补这个日志的时候忘得差不多了。于是只好写些宏观一些的流水账了。
我们也还算幸运的,开车这么长时间几乎没有什么安全问题。穿过广袤的大平原,翻越十多座雪山,路过戈壁,穿越过干旱区,玩了奢华如赌城,体验过两极分化的LA,吃到了好吃的龙虾蟹腿自助,也有贵的不行的火锅……国家公园,地质奇观,一号公路,大都市,太平洋。大概地球上60%有可能出现的地貌我们都经历了一遍。也不能说「不枉此生」,因为还有好多地方值得去玩想去玩的。
之后会放出相册日志,欢迎各种围观。
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把我三篇日志都看完,那可真是英雄了。不过日志主要还是给自己看的,这么宝贵的回忆我可以不想轻易让它流逝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The End.
Lanter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