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ternD +

社交网络的谢幕登场循环(上)——断舍离

 

备注

 本来我只想写写我搭建Mastodon的感悟的,但是写着写着写太长了。所以我决定拆成两篇来发。

 第一篇(本篇)写写我对这么多年使用各种社交网络的一些总结。

 第二篇写我对社交网络形态的一些期望,以及部署Mastodon的感想。

不可避免地回顾历史

 注:这节可以选择跳过。

 小学的时候还没有社交网络的概念,大概常逛的就是某些论坛或者聊天室,整个中文互联网其实还处于萌芽状态。

 最早的社交网络就得从初高中阶段的QQ空间说起了。QQ空间应该说陪伴了我的整个中学生涯。每到周末就会去上面发些文字,有的无聊,有的记录一下老师们的语录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顺便假装自己有深度思考的感觉。QQ空间定义了一个 封闭 的社交网络。大家都得注册一个QQ号,开通空间,设置权限等等,还可以装扮它。周围的不少小伙伴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把QQ空间当做自己在互联网上的 唯一 表达输出地。其实现在回头去看,其实就是一些熟人互踩互访罢了。可能这也是青春期的一部分吧,也没什么不好承认的。毕竟都2020年了,小学中学生们用QQ空间还是不亦乐乎。

 大约高三的时候,我开始用人人网,并远离QQ空间。那时人人刚从「校内网」更名换姓。想起来可能有几个初衷:

  1. 和过去的身份告别。我还记得在QQ和空间上,波浪号「~」是我最常用的句子结尾标点(但我还是有底线的,没有用过火星文🙄)。但是作为步入「成年」的我,几乎是在高中结束的很短时间内,我就再也不用波浪号了。我需要一个新的、稍微严肃的平台告别以前风格的我。
  2. 离开旧的「朋友圈」。说实话,很多当时我们认真编写的很多文字,现在看都只是初级的「情感流露」罢了,既没有什么作用,也没有什么内涵。少用QQ空间多少有点告别「稚嫩」的味道,告别曾经的圈子。年轻的我喜欢追求最新最特别的科技或者网络热点。人人网和微博都让我觉得是新的疆土可以去开拓。
  3. 拥抱新的圈子。大学里所有新认识的朋友第一件事就是加上人人号。人人陪伴了我大学四年,但是它依然没有逃得过时代的步伐。

 我在开始用人人的几乎同一时间注册了Twitter和Facebook,也在上面发过一些东西。后来由于墙越来越高。也就没有进一步使用。只是偶尔翻出去看看,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大概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又是遥遥领先地进入了微信。那时的微信还很粗糙,界面非常原始,但是主要功能和现在区别不大:聊天和朋友圈。所以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腾讯的地盘。用微信就没这么多理由了,非常简单的一个:因为大家都用。而且当时刚到国外,就觉得很多东西很新鲜,所以总想广而告之。

 伴随着出国,我开始正式在Instagram上开疆拓土,我喜欢这种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分享照片的感觉,也努力记录自己的每一天。有一段时间我保持每日一图,成功地提高了我摄影的观察力。但是Instagram又和其他的社交网络有所不同,这个下面再说。

 处在当下求学阶段的尾声,最近的一年多我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低了。我还是有很多想法,还是有很多想写的东西,但是我却没有写在微信上的动力。我的所有照片都分享到了Instagram,微信偶尔发发也只是个子集。我有什么好的消息,只分享给了爸妈和最常聊天的小伙伴们,却不想再告诉更大的圈子。我缺失了分享东西给熟人看的原动力。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大概17年的时候我就在寻觅一个能给自己发状态的App,最好和博客一样自己打理。那时候就看到了ThinkSNS。当时版本是V4,界面长得像人人网和微博的合体,拥有基本的功能。我把它搭建在我家里的树莓派上。我在它上面发的东西逐渐超过了在朋友圈发的,而且都是比较个人的或者私密的想法,我渐渐觉得写东西只给自己看其实也挺享受的,分享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无非是多几个赞罢了。缺点也不是没有:树莓派虽然五脏俱全,但是在算力上的短板不可忽视,访问这个网站的直观感受就是慢,慢到有时候想好的东西等到加载好状态框以后忘了一半。

 直到2019年底,我看到了Mastodon,一个比ThinkSNS更进一步的开源社交平台。它能在自己拥有主权的情况下还能上线和其他实例的沟通,这让我耳目一新。但是当时时间紧张,直到2020年3月底我才真正把它部署下去。在使用了一个月之后,有了这两篇文章。

 这几年也是短视频、直播风靡的时代,但我决定 主动 和时代脱节,不再拥抱那些看着Fancy但是没有用的快餐文化。到目前为止我从未在手机里安装过短视频和直播类的App,以后应该也不会安装。

 上面还有一些东西没有详细提及,比如YouTube、Bilibili、微博、知乎、豆瓣等等。这些就留到下面说吧。

断舍离的表层原因

 纵观我对平台的切换,原因主要就是两个:换了新的「阶段」需要新的平台适配;在一个平台呆久了,可能忍受不了一些缺点,于是就换了。应该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下面就来说说我对各种社交网络不爽的地方。

 定义一下,这里的社交网络是指发状态和评论点赞这种,不是对应平台的即时通讯部分。

腾讯系(熟人社交)

 是指QQ空间和微信。身为中国人,我们几乎不太可能绕过腾讯去完成线上社交。这些年涌现出不少想挑战腾讯系的熟人社交的平台出现,比如飞信、支付宝等等,但多半以失败为主。总结来说就是,「大家都用,我不想用也得用」,这个聚合度比国外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都要高得多。

 但它最大的问题是封闭。封闭到基本上只有熟人社交了,熟人社交倒是没问题,毕竟那才是真的社交。但是有很多东西,你只想分享给懂的人看。这时候发给你认识的人看就没有这么大的意义了。封闭导致公众号的文字想要从外部索引也有门槛。这让信息的流动变得很受限制。长久之后里面的讯息变得走极端,要么就是蹭热度、跟节奏、走流量的文章占据大部分版面;要么就是有赞助的广告文遍地都是。这让找有价值信息的难度加大。很多小众的深度思考会发表在一些公众号里,但是通常只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这和博客时代可差太远了。一想到自己的评论还需要公众号「精选」才能展示,也就没什么评论的动力了。

陌生人社交

 这个世界有数不清的有意思的人可以认识,在互联网层面上都是从陌生的网友开始的。因此,陌生人社交必然有它的位置。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当陌生的网友变熟络之后,第一件事竟然是——加微信,而不是用那个平台的IM来聊天。所以陌生人社交的平台真的只是给陌生人社交而已。

 下面说的是我为什么不驻留的常见的社交网络。

国内的社交网络平台问题汇总

 国内的社交网络让我不爽的地方不少。

中心化的社交网络的问题汇总——断舍离的深层原因

 这里就该讨论所有社交网络,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存在的让我不爽的地方。

没有导出功能

 所有的社交网络都以极度热情的姿态拥抱新的用户,却会以最不待见的态度看着你离开。具体的表现是,大部分的社交网络都不具有导出功能。

 我们用社交网络的初衷是什么?我想可以归为三大类:记录自己的生活/想法、分享自己的记录给别人看、看别人分享的东西。如果我离开一个平台的时候连获取一份我发表过的状态的权利都没有,那么「记录自己生活」只能化为泡影。

 我在QQ空间发过青春期的幼稚的文字,在人人记录了我的大学生活,在微信发表了大部分我在国外的见闻……但当我回头看的时候我居然没有办法一次看到我所有写过的文字。我登录了QQ,进去QQ空间,费劲地靠着热加载刷出了不少说说;我登录了人人网,看着陌生「畸形」的界面,一点点翻看状态;到了微信朋友圈,我居然根本无法在浏览器打开,要知道这是网络爬虫的基础。我只能点进「我的相册」,从头一点点刷到尾。

 或许朋友圈也有一天再也不火,当人们离开的时候,所有东西都带不走,那些发过的文字烂在那里,你可以带走记忆,但是这份数据资料不属于你,而属于某个公司。

 我用爬虫把我的微博、人人、QQ空间、Instagram都已经悉数导出,不久之后也会找到办法把朋友圈都导出来。但是导出这件事是有技术门槛的,大部分人可能还是只能看着自己发过的状态束手无策。

 一个备注:网上有很多第三方导出工具可用,不过如果你用了它们就等于给了他们权限把你所有的记录都留一个备份的机会。请三思。

广告

 在这里我又需要复读机了:

 如果你免费地使用了一个平台,那么你不是他们的客户,只是他们的生产资料/产品。

 对于这些社交网络公司来说,你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他们赚钱的机会。不管是什么网站,广告是少不了的,毕竟这是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对于广告纵然我用了AdBlocks,但仍无法赶尽杀绝。我难以想象有数不清的人在没有AdBlocks的环境中忍受广告的折磨。或许这也是各大平台这么推崇移动端的原因吧,在移动端去广告的难度明显比在电脑浏览器大得多。

 有时候我也不完全排斥广告,有的广告制作精良,也让我发现了很多新产品。问题就是,绝大多数广告都是粗制滥造,除了污染视线别无它用。

作为用户的被动

 我们普通用户在平台上其实还是很被动的。我们所有的社交网络账号并不真正属于自己。除了上面说的无法导出外,我们想发的东西总是受到平台的各种规定约束。所有的平台都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禁封/删除一个账号;所有的平台方面进行的改动(界面、交互逻辑、账户管理、认证、广告展示等等)我们都只能默默接受/忍受。

 当我们在陌生人社交平台上有了个关系网、有了人气或者流量,离开就变得困难了。一旦离开,大部分的积累就灰飞烟灭。还有比这更被动的事情吗?

 总之,我们对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拥有的东西并没有很大的掌控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推荐算法

 大部分社交网络平台(微信是个例外)的推荐算法总是推送「能够吸引用户停留更长时间」的状态,代价就是打乱了各条状态之间时间顺序关系。我们总是先看到几天前的「大瓜」才看到近段时间的小事。这种被打乱的感觉反而不容易让人弄清楚来龙去脉。

 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同时关注了一些个人号又看了一些热点分享号,可能我们的时间线基本就是些热点号的低质量内容了。看着有趣却只是浪费时间。

真的不需要在社交网络上花很多时间

  这段或许是本文的核心 ——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么频繁地使用社交网络。

 我离开QQ空间/人人的时候觉得我会舍不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并没有;我费尽心思摆脱微博,之后觉得微博对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我「忍痛」卸载知乎以后我少接收了很多「犀利而无用的知识」,只觉得时间变多了。这部分时间我可以用来获取更加有效的知识,或者是做知识/技能的输出。

 我觉得我到了这个岁数已经对世界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了。我可以沿用一个框架分析哪些是我该接受的,哪些是可以摒弃的。看再多的东西也只是对已有的东西进行强化。这种情况下,我该做的是把我的认知以一种方式传播出去(比如本博客),去影响别的人,而不是再花和以前一样多的时间去了解社交网络上人们的动向,人们的分享。

 很多人怕错过朋友的动态,我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通常还是把「社交路过」贯彻得很彻底,每天会把稍微新鲜的动态都刷一遍(一两分钟的事情),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很多人从来不发微博,但是每天也还是会刷几遍微博热搜,看看都有什么新闻。社交路过有着巨大的惯性,很少人愿意摆脱。

 解决方案当然是要跳出一个怪圈,从精简自己的朋友圈视野开始。看着朋友圈的信息就该问自己:这个人我该长期关注吗?这个人发的东西都有价值吗?这个人发的东西我曾经点过哪怕一个赞吗?要是多次得到的是否定回答,那就该屏蔽掉了。其实大部分的微信/QQ好友你和他们可能都再也不会有交集了,不管是从前的同学还是一些偶然加的「朋友的朋友」。你看着他们结婚,看着他们生子晒娃,看着他们变老,看着他们的娃长大变老……这里面的「点(Point)」是什么?你这辈子和他们都说不上一句话(包括网上),却要看完他们人生中的各种变化,他们的胡言乱语,这里面的意义是什么呢?所以,该屏蔽的朋友圈就要及时屏蔽。不单是发广告的要屏蔽,微商要屏蔽,连那些发没有关注必要的朋友也得屏蔽。我们只需要最精简的朋友圈,每天把他们的动态获取到就好了。尤其是不常发东西,但每次发的都很有价值的朋友,就该重点关注。

 另一部分是「新闻」。我们会惧怕在聊天中失去「话语权」,比如:「最近的明星热点没追,和朋友们的聊天插不上话了」,「最近新出台一个法规,大家都在讨论对自己的影响,我却连细节都不知道」、「最近某地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谋杀案,我好想去知道具体情况」……我曾经也是对热点有着狂热的追逐,把每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到事无巨细,好在聊天的时候能轻松开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我发现,我用自己身边的生活就足够在聊天中开启一个新的话题了(如果做不到,那么请少上网,多观察自己的生活吧)。这些热点对于我的生活并没有本质上的影响,甚至没有任何影响。我在里面投入的时间连个水漂都没有。这些热点充斥在网上,信息唾手可得、汗牛充栋。我把它们追逐一遍, 本质上 是在我大脑中存了一份这些东西的拷贝罢了。大脑空间这么宝贵,存这些东西不浪费吗?如果信息不能帮助你避开不良环境、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能帮你 进一步 认识世界、改变世界,那就别存它。稍微大点的新闻可以一段时间关注一次,因为它们居然占据了多天话题榜。毕竟大部分新闻的热度都活不过两天。不要再为了(低效的)热点浪费生命了。

 这件事想弄明白很容易。比如有一天你关注了某个热点、充分了解它的细节,你就把这件事记下来。每天都这样坚持。过了一个月以后回头看看,当时你「关注该热点」这件事有没有对你此刻的生活、你的想法有没有的影响(不论深不深刻),你是否后悔当时花了精力去了解这个事情。我不知道每个人做这件事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总之我跟踪发现看这些东西是大部分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真有那么几件事比较重要,就看看他们属于什么类别,以后就关注这样的事情就足够了。我的经验是,如果有看到三个人都讨论起同一件事,我再去了解也不晚。

 总结来看,我不需要这么多的社交网络投入,正在逐渐精简,我也号召大家别在上面花太多时间,生活中有太多事情需要完成,有很多技能需要精进,有很多知识需要积累,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等着探索。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世界有七十亿人口,有趣的东西,没见过的东西可太多了,看不完的。 不要把别人过的生活再自己过一遍。 我(们)需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有人会说,这么不食人间烟火是不是有点太高冷了?毕竟作为人类,社交是基本需求之一啊。这是概念上的区别,我们当然要社交,也要努力去社交。微信要找人聊天那就去聊。但是社交网络是「网络」,它把很多东西呈现给你,占用你的精力让你无暇自顾。况且现有的社交网络存在着上述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

传送门

 上面说完了问题,我的解决方案就在下篇——《社交网络的谢幕登场循环(下)——走向以人为本的去中心化》阐述了。

LanternD
LanternD_Logo






订阅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文以类聚

更多『blog』分类的文章